[实用新型]多功能康复担架无效
申请号: | 92223963.0 | 申请日: | 1992-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波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琪霞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康复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方便病人的设备,确切地说是多功能康复担架。
目前,人们使用的医疗康复床及病床附件种类繁多,但往往前者结构复杂,推广应用难度大,而后者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解决手术后病人斜靠,左右翻身,且便于护理病人解手等;具有医疗康复床功能的多功能康复担架。
多功能康复担架框架由四个直角担架杆(1)组成,直角担架杆(1)两直角边的长度比为1:3,相互之间通过活动连接板(4)连接,负重绷带(3)沿担架宽度方向缠绕,负重绷带(3)的缠绕面积占担架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担架宽度方向的框架上设有支撑杆架,担架长度方向的框架上设有支撑杆机构。使用时,将康复担架平放在病床上,病人身体上部仰卧在缠绕负重绷带的一边,若病人需要解手,只需将病人脚部的担架框抬起,把框架上的两个活动支撑杆架拉出撑在病床上,病人臀部就会被负重绷带(3)托高100mm左右,即可方便地将便盆放入病人臀部底下,使用完毕,抬起病人脚部的担架框,活动支撑杆架自动复位,见图(1)。若病人需抬起上身,斜靠着休息,则可将病人头部的担架框抬起,把框架上的两个活动支撑杆架拉出撑起即可,见图(2)。若病人想由仰卧变侧卧休息,只需将担架长度方向的担架框抬起,拉出框架上的两活动支撑杆(2)支撑在病床上即可,见图(3)。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手术后病人不能侧卧,斜靠及触手行动不便的困难,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担架框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连接板零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机构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支撑杆架装配图。
附图标号:(1)直角担架杆,(2)活动支撑杆,(3)负重绷带,(4)活动连接板,(5)支撑杆脚,(6)铆钉,(7)限位碰珠,(8)弹簧,(9)复位弹簧,(10)限位块,(11)撑杆。
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长度为1900mm,宽度为620mm的康复担架,四个直角担架杆(1)通过活动连接板(4)联接,担架框架四个周边上分别装有支撑杆架和支撑杆机构,其中宽度方向的两周边上的支撑杆架是由头部焊有圆环的撑杆(11)、限位块(10)、复位弹簧(9)组成,由图5可见撑杆(11)套在直角担架杆(1)上,直角担架杆(1)上固定有限位块(10),当撑杆(11)转到一定角度时,由限位块(10)限位,复位弹簧(9)的一端固连在直角担架杆(1)上,另一端固连在撑杆(11)上,起复位作用;长度方向的两周边上的支撑杆机构是由活动支撑杆(2)、支撑杆脚(5)、铆钉(6)、限位碰珠(7)、弹簧(8)组成,由图4可见活动支撑杆(2)插入支撑杆脚(5)内,通过铆钉(6)连接,且活动支撑杆(2)可自由转动,活动支撑杆(2)头部径向孔内装有限位碰珠(7),两限位碰珠(7)之间装有弹簧(8),当活动支撑杆(2)的头部转入支撑杆脚(5)内时,限位碰珠(7)因受力压缩弹簧(8)起限位作用。负重绷带(3)沿担架宽度方向缠绕,负重绷带(3)的缠绕面积占担架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担架可沿其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中心线收折。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长度方向的两周边上分别安装一个支撑杆机构,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波,未经王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3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护架式摩托车软索锁
- 下一篇:一种锁紧可调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