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压裂弹无效
申请号: | 92224050.7 | 申请日: | 199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仁;夏天赦;田志波;吕文选;丁晶;张宗益;杨彬;吉韶华;张蒙兰;王春燕;王宝兴;咎根治;沙聚多;马云华;魏邦劳;汪长栓;周瑶;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3/263 | 分类号: | E21B43/263 |
代理公司: | 兵器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松山 |
地址: | 71006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压裂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压裂地下岩层的高能气体压裂装置,主要用于油田3000米套管井油层改造的缓冲压裂弹,该弹由速燃弹和点火器等组成。
在石油开采中,为了提高原油产量,就要对油层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主要是压裂。目前在石油开采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水力压裂,但这种压裂费用昂贵,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不适用于水敏性油层。另一种压裂方法是爆炸压裂,但这种压裂往往容易损坏套管。中国专利8928915“套管井高能压裂弹”用于油田套管井1500米油井,对于3000米深油井就不适用,因为油田的深度越深压力越高,井中压力越大、火药的燃速就越快,峰值压力就越大,再加上油井围压大,使压裂弹内压也增大,造成弹的母扣处涨裂,弹体滑脱,节箍压裂造成卡弹,上顶力大使弹体向上运动,顶弯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能适用于油田3000米深套管井,防止弹体滑脱,油管弯曲和卡弹现象发生的缓冲压裂弹。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要实现上述的目的,关键在于调节峰值压力,采用缓冲腔来延长压裂弹的作用时间,使较高的峰值压力有所下降;增加泄压孔,其分布随火药气体压力的增加孔的密度增大,设计了逐渐加密的不等距的泄压孔,为了防止节箍压裂造成卡弹,去掉节箍改成螺纹连接。为了防止压裂弹向上运动,压弯油管,在压裂弹上部安上阻尼器,下部连上平衡收集器以缓冲上顶力。
本实用新型由阻尼器1-5,点火器6-10,速燃弹11-13,缓冲腔14-16和平衡收集器17-20组成;阻尼器1-5:由连接件1,弹簧2,壳体3,压件4和连接件5组成;
连接件1和5用45#钢制成内螺纹与油管连接,外螺纹与弹簧壳体连接。
压件4:用45#钢制成圆筒用于压缩弹簧。
点火器6-10:由壳体6、击针7、火帽8、点火管9和药包10组成。
击针7:由合金钢制成T字形,用于撞击点火。
点火管9:用45#钢制成管状内装传火药。
药包10:用黑火药装填,用于点燃速燃弹中的传火药。
速燃弹11-13:由壳体11,火药12和传火管13组成。
壳体11:用35CrMnSi钢制成带有泄压孔的圆柱形壳体。
传火管13:用45#制成管状,管壁上有许多点火小孔,用于点燃火药。
缓冲腔14-16:由传火药室14,壳体15,和传火管16组成。
传火药室14:药室内装有传火药粉,用于点燃传火药。
壳体15:用45#钢制成带有泄压孔的圆柱形壳体,壳体上部有传火药室。
平衡收集器17-20:由油管17、连接件18、阻尼伞19和收集器20组成。
阻尼伞19:由橡胶制成伞形,粘在收集器外边,用于接收孔塞和防止压裂弹上升,起到平衡作用。
收集器20:用45#钢制成的带有排水孔的圆柱筒,用于收集孔塞。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首先加工好速燃弹和缓冲弹的壳体,其外径φ90mm,内径φ68mm;速燃弹长1000mm,缓冲弹长500mm,通过弹壳的首尾阴阳螺纹连接构成。3-6个速燃弹和1-2个缓冲腔组成一级,其级数由油层厚度决定,一般由1-5级构成。再配上阻尼器和平衡收集器构成完整的缓冲压裂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耐压、耐温和密封性能好,适用于3000米深的套管井;防止弹体滑脱,油管弯曲和卡弹现象发生,收集了密封塞;加工制造容易,运输使用方便,除了油井开采外还适用于地热和地矿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1是缓冲压裂弹的剖面图。
1、5、18-连接件,2-弹簧,3、6、11、15-壳体,4-压件,7-击针,8-火帽,9-点火管,10-药包,12-火药,13、16-传火管,14-传火药室,17-油管,19-阻尼伞,20-收集器。
实施例:
参照附图1实施:
阻尼器的制造:用45#钢制成长1000mm,外径φ90mm,内径φ70mm壳体3,内装弹簧2,弹簧的截面直直径φ10mm,螺纹直径φ60mm,长度600mm,两端用连接件1、5固定,弹簧2和压件4相联。
点火器的制造:用合金钢制成长600mm,外径φ90mm,内径φ70mm的壳体6,壳体下端镙纹连接点火器9,点火管下面装上药包10,点火管上面装火帽8,火帽上面连击针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4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