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92224125.2 | 申请日: | 199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4 | 分类号: | B66F3/44;F04B4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打气 起重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本实用新型借助于传统结构所带动的连动环,即可带动连杆及活塞杆进行打气、起重动作,也可分别进行打气、起重动作,提供一种驱动更准确的设计。
一般汽车上所见的附属配件极多,如打气机、起重器、吸尘器、第三刹车灯……等等,其中使用机率最大的,莫过于打气机及起重器,其中打气机的功能是当车子轮胎的胎压不足时,可通过打气机立即补充轮胎内不足的气体,而起重器的功能是当车子轮胎破胎时,可借助起重器将汽车顶高,以方便拆装轮胎。
现有的汽车附属配件若随车携带,势必占据车内相当大的空间,因此,近年来此专业制造者无不精心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附属配件,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将附属配件所占据的空间缩小,而充分运用车内的有限空间;但对起重机及打气机而言,分属完全不同的结构,在现有的汽车中为了提供不时之需,均在车中分别携带打气机及起重机,其所占用的空间相当大,对车内有限空间的运用也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该千斤顶具有一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可带动一连杆及一活塞杆作往复移动,其中连杆可带动打气结构的活塞,活塞杆则伸入唧筒的作动孔槽中,通过传动结构的驱动而产生的位移,即可带动连杆所带动的活塞及活塞杆产生往复直线运动,如此即可进行打气及起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其中当泄压阀打开时,即使传动结构驱动,千斤顶的顶杆也不会顶高,而提供一可单独进行打气工作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其由传动结构、打气结构、唧筒及千斤顶组成,其特征是唧筒位于千斤顶底座的上端,而传动结构位于唧筒的上端,打气结构位于传动结构的一侧,该传动结构由马达带动一小齿轮转动,而由小齿轮带动相啮合的大齿轮转动,又由大齿轮的心轴带动一偏心轮旋转,在偏心轮的外周边套设一连动环,连动环周缘上设有二夹紧座,可通过销将连杆、活塞杆枢接在连动环夹紧座处,而可借助偏心轮带动连杆及活塞杆动作,此外,连杆的另一端与打气结构的活塞枢接,活塞杆则穿入到唧筒内的作动槽道中,当偏心轮旋转时,即可使连动环随着偏心轮而产生摆动,通过连动环的位移即可带动连杆、活塞杆作往复移动,而分别进行打气、起重工作。
前述的电动式打气、起重双用千斤顶,其特征是传动结构的大齿轮心轴的两端各分别固定一个一侧为圆盘设计的曲柄,其中一曲柄的侧边以销来枢接连杆,在该连杆的另一端则以销与活塞枢接,另一曲柄的侧边以销枢接一衔接杆,而该衔接杆的另一端以销与活塞杆相枢接,在心轴旋转时可由两曲柄来带动连杆及活塞杆作往复移动,而分别进行打气、起重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结构与唧筒的剖面图,此时表示唧筒进行吸油的动作;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结构与唧筒的剖面图,此时是表示唧筒进行压油顶高的动作。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结构与唧筒的剖面图,此时是表示打气结构进行抽气的动作;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结构与唧筒的剖面图,此时是表示打气结构进行打气的动作;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所示实施例中传动结构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所示实施例中唧筒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7所示实施例中打气结构的剖面图。
请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由传动结构1、打气结构、唧筒3及千斤顶4组成。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是设置在一底座41的上方,在底座41的一侧设有传动结构1,且在传动结构1的侧边分别设置有马达11及打气结构2,而在底座41的另一侧则设置有千斤顶4,该千斤顶4是由下方的油压缸42来控制作动,另在底座41靠近中央处设置有一储油筒5,在该储油筒5中储存有供千斤顶4的油压缸42使用的液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4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袖口式透明密封罩
- 下一篇:虾泳式浅水船舶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