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动式水嘴无效
申请号: | 92224582.7 | 申请日: | 199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生;夏少仁;唐瑞霞;姚积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五金装饰材料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F16K3/04 | 分类号: | F16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丕达 |
地址: | 10002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式水嘴 | ||
一种转动式水咀,适用于安装在供水管路末端,作供水龙头使用,是节水型产品,属供水阀门领域。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阀杆结构的冷水咀,通过阀杆螺旋付运动完成阀的启闭动作,基本上是五十年代产品,结构落后,工艺复杂,使用寿命短,容易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阀杆螺旋升降启闭的冷水咀结构,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密封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开关迅速方便,不易漏水的新型水咀。
所用技术方案是在上、下阀体的接合面处安装一个扁的圆盘形的阀片,用需磨材料例如陶瓷制成,阀片上平面一侧有偏置凸销插入上阀体相应槽孔,使阀片可随上阀体一起转动;阀片远离凸销的另一侧有通孔,在阀体转动的某一位置,此通孔与安装在下阀体中央孔内的密封套的中心通孔相对正,而在其他位置时,阀片平面将密封套中心通孔关闭;密封套为圆柱空心套形,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其外圆为带上小下大的微小锥度的薄套,其中部有向下凸出的管形突起,管形突起中心有供水的中心通孔,管形管起的上部有平面连接外圆空心套,该连接平面与装在上阀体内的阀片的底平面相接触并形成弹性密封;在工作时上阀体兼作手柄,转动上阀体可实现供水口的全闭、全开和由小到大的启闭,从而实现按需求变化的供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咀具有密封性能好,开关迅速,使用方便的优点,由于不易漏水和供水口可实现由小到大的按需给水,因而有显著的节水效果。
本说明书有以下附图:
图1是转动式水咀的全剖正视图;
图2是阀片的斜视图;
图3是密封套的斜视图,四分之一局部剖。
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转动式水咀由上阀体1、下阀体2、阀片3、密封套4、O型密封圈5、定位钢球6、顶丝7所组成见图1。上阀体1为中空扁管形构件,其一端为供水出水口8,另一端为圆形柱管9,插入下阀体2的套孔10内。柱管9的柱面上有容纳钢球6,密封圈5的相应沟槽,其底部有凹槽内装阀片3,阀片3为扁圆盘形,其上平面一侧有凸销11插入上阀体相应孔槽12。该凸销11可以与阀片3做成一体,也可是单独一个零件与阀片3固定连接;阀片3远离凸销11的一侧有偏心通孔13,通孔13可以是圆形成其他形状,在最佳方案中,通孔13由两个半月牙形孔组成见图2,孔间有隔条14,隔条14可以是以阀片中心为圆心划出的弧状隔条,也可以是与该弧相切的直线状隔条;在上阀体1转动时阀片3由于凸销11的拨动而随上阀体1一起转动,在某一位置时阀片3的通孔11可与装在下阀体2孔内的密封套4的中心孔15相对正,在其他位置时阀片3的底面将密封套4的中心孔15堵死。隔条14的作用是当孔13进入或退出对正孔15的区域时,获得稳定的平滑运动。
下阀体2是尾端有连接螺纹16,中心有通孔17的直角形零件,其上部有套10将上阀体1的圆形管9包容,由装于其配合面间的O型密封圈5密封,并由用顶丝7封住的钢球6定位,上阀体1可相对下阀体2转动,所述密封套4为圆柱空心套形,其外圆为带上小下大的微小锥度的薄壁圆套18,该锥度的半锥角α(见图3)在10′至5°之间;密封套4的中心有向下凸出的管状突起19,管状突起19中心为供水孔15,管状突起19的上端与薄壁圆套18之间有连接平面20,连接平面20与装在上阀体1底部的阀片3的下平面相接触并形成弹性密封。
为了增加弹性以利于密封,在密封套4的薄壁圆套18的下端内侧有斜坡面21。
所述阀片3用刚硬耐磨材料例如陶瓷制成,密封套4用弹性好的耐磨的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塑料、尼龙等制成。
所述阀片3的凸销11也可由周边上的凸块22所代替见图2虚线所示,此时上阀体的配合处也要做出容纳凸块22的相应的槽。
现叙述工作过程:水流由下阀体的通孔17导入,当转动上阀体1使阀片3的通孔13与密封套4的中心孔15对正时,水流经通孔15,13后由出水口8流出供水;当转动上阀体1使阀片3底面将密封套4的中心孔15堵死时,水流压力使密封套4的薄壁圆套18向外涨开,在密封套4与阀片3底面之间形成密封,此时水流被截断,停止供水,转动上阀体1以改变阀片3的通孔,13对正或错开密封套4中心孔15的流通面积,可以获得由小到大的不同供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五金装饰材料科研所,未经北京市建筑五金装饰材料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4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
- 下一篇:腋窝药疗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