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5010.3 | 申请日: | 199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春;李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春 |
主分类号: | B65D47/04 | 分类号: | B65D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1 黑龙江省大庆市八***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口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液滴收集器的容器口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容器。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当从容器中向外倒液后,容器的外部及放置容器的台案都会受到液体的沾污,即浪费液体又不卫生还会给人们带来大量的洗刷劳动、浪费许多洗刷用品。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近来人们提供的一些容器装置回收残留液的技术。例如公告号为:CN2042067U及专利号为:87205699、88212723、87201964等专利技术。共同的原理是倒液后的残留液缓慢的经过回流槽,回流孔返回到容器中。即所谓的“返液式、回流式”共同存在的问题是:
1、回流孔细小,一旦堵塞时将失去回流作用使残留液不能返回容器而流出返液槽,重新沾污容器。
2、因残留液回流慢,所以回流孔不能封闭,当容器被碰倒时液体将会从回流孔中流出而沾污容器,带有这种装置的容器不能做为密封盛液的容器。使用这种不能封闭的容器也会缩短液体的保持期。
3、残留液返回容器中会影响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残留液的回流通道对残留液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至使残留液不能迅速返回容器中,如果迅速封闭回流孔该装置将失去回流作用,不迅速封闭回流孔又会产生上述问题,缓慢回流与迅速封闭回流孔这一互不相容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在这一领域的工作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容器口装置,配套的盖子及采用这种装置的盛液装置。该容器口装置具有储液槽,倒液后可以储存残留液并在下次倒液时使储存的残留液定向流入倒液管中,随被倒出的液体一起流出。该装置配有倒液后封闭导液孔的塞子以封闭倒液管及导液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容器口装置具有一高出导液器的倒液管,一环绕倒液管并与其一起构成的环形导液器、导液孔、盖子及与容器口装置呈一体并与容器密封连接的联接体,容器口装置与容器呈一体或呈几部分由联接体密封连接,倒液管上部呈喇叭口,中部与储液槽底连接处的管壁上开有一导液孔,下部具有使倒液管定位密封固定在容器上的筋和环扣,导液孔以下的倒液管部分为限流管,倒液管也可以与容器呈一体。导液器上部具有环状盖、中部是导液外环、下部是与水平面有一定角度并向倒液管倾斜的导液器底,储液槽由导液器底的最低处的凹槽的槽底、槽壁、导液外环及储液槽与倒液管之间的隔挡组成,隔挡高于槽底低于槽壁,倒液管通过隔挡和导液孔与储液槽相通,盖子中有密封倒液管和导液孔的塞子。
倒液后封闭倒液管和导液孔,残留液将经过喇叭口外壁向下流过残留液流淌间隙,经导液器缓慢地流入储液槽中,在下次打开密封塞倒液时储液槽中的残留液定向通过导液孔,随被倒出的液体一起流出容器。倒液时因有限流量管的作用液体不会从导液孔中流出。
该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导液孔可按要求的规格设计,不必开的细小;
2、由现有的返液式(回流式)变为储存导液式、即残留液在储液槽中储存不返回容器,随下次倒出的液体一起流出倒液管,解决了残留液流回容器中影响容器中液体质量的问题。
3、通常倒液后密封倒液管及导液孔,所以不会因不能密封的原因而影响液体的保存期。
4、配备该容器口装置的容器具有做为密封盛液容器的密封性能,当容器被碰倒、运输或通常购买液体后倾斜携带时液体不会流出容器。
5、该设计方案成功的解决了缓慢回流与迅速密封导液孔这对互不相容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左视剖面图,表示具有内联接体的形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结构的纵剖面图,表示具有外联接体的形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结构的纵剖面图,表示倒液管与容器呈一体的形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结构的纵剖面图,表示导液器与容器呈一体的形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结构的纵剖面图,表示倒液管、导液器与容器呈一体的形式;
图7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盖子的纵剖面图;
图8是图5的容器口装置和图7的盖子整体配合的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春,未经李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