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烧式煤气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5038.3 | 申请日: | 199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林;刘希平;黄苏东;强克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O工厂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烧式 煤气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燃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反烧式煤气发生装置。
反烧式煤气发生装置采用的是并流气化原理,即气化剂和燃料煤同一方向从炉口入炉,煤在炉的上部燃烧,气化剂在真空泵的负压抽吸下,由上部依次经干燥预热层、氧化层、还原层、灰渣层,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洁净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经冷却、分离后,压送至用户。现有技术中,在CN89205171.X号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反燃式中干馏富甲烷煤气发生炉,其采用密封式发生炉,炉膛壁均采用固体耐火材料内衬;在炉底部采用灰盘式下渣器。其缺点是:1、气化剂入炉温度低,致使入炉的燃料煤在短时间难以达到气化所需的温度,影响燃料的化学活性,造成气化强度低的弊端;2、采用灰盘式下渣器破渣能力很低,使下渣不均,炉内下部渣极易形成板结,空洞等情况,造气质量不高,不能长期稳定运动,常发生被迫停炉破渣;3、炉出煤气及灰渣余热没有充分利用,燃料利用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自产蒸汽的、破渣能力极强的反烧式煤气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顶、炉体和炉体支承,所述的炉体上半部(氧化、还原层)采用固体耐火材料内衬,其下半部(灰渣层)采用水套;出渣处采用偏心强力破渣多层旋转炉篦,在所述的旋转炉篦下方使用敝开型旋转湿式出渣水封灰盘。
同时,在炉顶采用活动式炉盖以及防爆膜。在炉体外设有空气和蒸气组成的入炉气化剂的予热器。并在所述的予热器气化剂的入口处设置有可测量、可调节的空气饱和温度检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炉顶部设有防爆装置,防止突然停电、炉口可燃气体浓度急剧增加,发生爆震。
2、独特的炉体结构,上部(氧化还原层)采用固体耐火材料做内衬,以增加保温性能,减少氧化层和还原层的散热损失,在其下部(灰渣层)采用水套结构,一可充分利用灰渣热,自产常压(微压≤0·03MPa)蒸汽,无需外来提供蒸汽,二可以降低灰渣层的温度,保护破渣炉篦。
3、气化剂(空气+水蒸汽)与炉出口煤气经空气予热器换热后,可达到200℃以上的高温,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化学活性,气化强度高。
4、可调节、测量气化剂的空气饱和温度。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启动真空泵(21),发生炉进入气化运行。燃料经由开启的活动炉盖(15)加入炉内,然后关闭。炉体水套(32)内水经内壁吸收灰渣热,自产蒸汽,蒸汽经调节阀(17)进入饱和空气管(26)前段,饱和空气装有饱和温度测量调节装置(31),然后进入予热器(19)予热到200℃以上,由炉顶(14)部进气管(16)进入炉顶(14)夹套空腔内,通过分布在夹套内壁上的通气孔后均匀入炉气化。所产可燃气体(煤气),由设置在集气室(9)外的煤气抽气管(8、18)从炉内抽出,高温煤气经空气予热器(19)的顶部进入其内煤气管(25),与管外气化剂换热降低温度后,从空气予热器(19)下部的方形封头抽出,进入前冷器(20)的煤气管(24),与管外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至常温,进入水环真空泵(21),再被排送至气水分离器,从气水分离器出来的净煤气进气柜或用户。启动灰盘传动电机,经齿轮减速箱减速,由棘轮将功率传递到灰盘(4)底部平面大齿轮(2),大齿轮(2)带动整个炉座旋转运动,灰盘(4)上的炉篦(6)因与灰盘(4)定心轴套(29)有一偏心量,使炉篦(6)在灰渣层作偏心转动,灰渣即被破碎,破碎了的灰渣落入灰盘(4),经大灰刀(3)、大灰犁(5)排出灰盘(4)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O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O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送风软管多喷头式空调机
- 下一篇:保健电热毯(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