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瓶电子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5113.4 | 申请日: | 199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阳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电子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瓶充电器,尤其是采用可控硅技术装置的电子充电器。
目前公知的蓄电瓶充电器,均为电感式,带有变压器,制造一台需要消耗大量铜、矽钢,成本高、体积大、笨重而不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起替代电感式蓄电瓶充电器作用的电子式蓄电瓶充电器,采用可控硅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充电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长方形面包车外壳内,装有一块充电电路板,主电路采用可控硅作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控制回路采用单结晶体管RC弛张振荡器的结构以供给可控硅控制栅极能发信号(触发脉冲),主回路与控制回路采取与可控硅并联RC的接线设计,实现自动同步工作,直流电源系直接用220伏交流电经电阻降压稳压管稳定在24伏。由于采用无变压器设计,为了高低压隔离,采取带防护套的充电电极,使操作者手触不到带电部分,为了确保安全,增加一个火线识别器,在充电前电源插头插入插座后,用手触摸一下外壳上的指定识别电极片,观察指示氖泡是否发红光,发红光说明电源的火线零线接对,可以安全充电,氖泡如果不亮则必须将火线零线用转换开关使两线对调,方可充电。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体积小,只有普通荧光灯镇流器一般大小,重量只有200~300克,充电速度高,只5小时(是普通充电时间的1/4)。
2.电子线路设计简单,没有输入输出变压器,无需另加电源回路,不外接滤波器,整体设计最简,材料成本最低,电子元件全部选用国产元件。
3.控制回路与主回路自动实现同步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可控硅充电器电原理图
图2是可控硅充电器结构剖面图
在图1中主回路由可控硅T1组成,控制回路由电位器W、充电电阻R3、充电电容C2、单结晶体管T2、R2温度补偿电阻、R4放电电阻组成,当C2上的电压达到单结晶的峰点电压UP时,并且电流经R3的电流大于峰点电流时,单结晶导通,发射极电流突然增加C2且速经R4放电,在R4上产生一个尖峰电压脉冲,不断的充电放电,形成一串极陡的尖电压脉冲——即触发信号,触发可控硅控制栅极,可控硅T1导通,导通后电流经阳极A通向阴极K,可控硅整流为半波整流,K阴极串极BX2保险管后再串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输出端为充电正极。火线零线识别器由双掷双刀开关、R7限流电阻,NB氖泡4,M金属铭牌(识别电极片)组成,R7接在开关的3端,一个主回路在T1及BX2上。直流电源系统由降压电阻R1及稳压管D1组成,它与T1、BX2并联,市电220伏经降压电阻R1降压后,D1稳定在24伏供控制回路用。在火线输入端接入保险管BX1。
图2是可控硅充电器结构剖面图
图中1.带防护套的鸭咀夹 2.金属铭牌(触摸识别电极片) 3.电流表 4.氖泡 5.底座 6.电路线路板 7.为220伏插座 8.电位器 9.开关K110.壳体。在面包车型外壳10的底座5上装有充电器电路板6,充电电路板6充电正负极联接车头中部,外接一对带绝缘防护套的鸭咀夹1,车头上部装有一个电流表3,车头外壳下部还有火线零线识别器的金属识别电极片,也作铭牌用,识别电极片通过氖管及R7接在开关9(K1)3端,线路板6的交流电输入插座7,装在车型外壳尾部,尾部还装有控制回路充电调节电信器8和火线零线调换双掷双刀开关9(K1),车顶部装有火线零线识别器指示氖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阳,未经何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热式机动车暖风机
- 下一篇:一种密封式排油烟机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