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毒柜无效
申请号: | 92225184.3 | 申请日: | 199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5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缵光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008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柜。
目前的消毒柜有四大类。一类是高温蒸汽消毒柜,结构较为复杂,加热时间长,要求密封性好;第二类是远红外高温消毒柜,结构简单,但要求使用耐高温老化材料,且升温不够快,热效率不够高,加热管寿命不够长;第三类是臭氧消毒柜,比较省电,但密封性要求高,臭氧泄漏过量时对人体有害;第四类是紫外线消毒柜,较省电,但易产生“死角”,造成消毒不完全,且同时产生臭氧,容易泄漏,对人体有害。除第二类远红外线高温消毒柜外,其余三类均无烘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温快、热效高、寿命长,无臭氧产生及有烘干作用的高温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PTC”电热元件的两面固定有散热器构成发热体;将发热体安装在消毒柜内的下部、后部、侧部或顶部;用一控制器控制消毒温度或消毒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消毒柜内安装一个或多个小型风扇,将风扇的风向对准发热体,也可将风扇的风向朝上或朝下,使柜内空气对流以助发热体散热和柜内温度均匀。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1(a)~图1(d)为几种不同的实施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的结构图。图2(a)~图2(d)为几种不同的实施方案。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两种方案。
如图1所示的消毒柜,由外壳(1)、内壳(2)、隔热板(3)、分层网(4)、发热体(5)、控制器(6)、电源开关(7)指示灯(8)和柜门(未画出)组成。控制器(6)、电源开关(7)和指示灯(8)安装在消毒柜左方,也可以安装在上方或其他位置。
对图1(a)所示的小容量消毒柜,只使用一个发热体(5)。发热体(5)安装在柜内的下部,由于空气受热后上升,形成空气对流,使温度比较均匀。
对于如图1(b)所示的中等容量的消毒柜,可使用两个发热体(5,9),其中一个发热体(5)安装在下部,另一个发热体(9)安装在后部,以缩短升温时间和利于柜内温度均匀。也可以将两个发热体分别放在两侧的下部。
对于大容量的消毒柜,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发热体(5,9,10),分别安装于柜内的底部、后部、两侧等位置。图1(c)为其中一种结构。
为了使柜内温度更加均匀,可在柜内安装小风扇。小风扇的数目随柜容量大小和发热体数目而定,一般一个发热体配置一个小风扇,风扇的风向对准发热体。也可以象图1(d)所示那样只安装一个发热体(5)和一个风扇(11),发热体(5)的功率随柜容量而定,大消毒柜用大功率发热体,小消毒柜用小功率发热体。
图2所示的发热体,用螺栓(15)将“PTC”电热元件(13)与两边的散热器(12,16,17,18)固定。为防止散热器带电,在“PTC”电热元件与散热器之间用绝缘导热材料(14)如云母片相隔。
散热器可以是由若干片小金属片做成平行等间距状的散热片(12),由“PTC”电热元件与这样的平行等间距散热片构成圆形、方形、长条形或其他形状的发热体。图2(a)为其中一种方案。
散热器也可以是面积较大的散热板(16,17,18),将散热板作为消毒柜内壳或内壳的一部分,如图2(c,d)所示。
另外,还可以在“PTC”一面固定散热片,另一面固定散热板,如图2(b)所示。
如图3(a)所示的电路图,控制器T为温度控制器。指示灯L1与“PTC”并联,L2与控制器T并联;然后,“PTC”与控制器T接成串联。当接通开关时,电源通过温度控制器向“PTC”电热元件供电,此时指示灯L1亮、L2灭。当柜内气温到达125℃时,温度控制器切断电源不再供电,此时L1灭,L2亮。
由于“PTC”电热元件具有自动恒温功能,所以控制器T也可以改用时间控制器。时间可以设定,到达指定时间时切断电源。
如果消毒柜内安装了小风扇,则可将风扇电机M与“PTC”并联。如图3(b)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升温快、寿命长、使用安全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缵光,未经陈缵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