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水管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2225624.1 | 申请日: | 199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鲁自力;田联袆;张发兴;郭复炎;王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自力;田联袆;张发兴;郭复炎;王秀芳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乾正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水管 热水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卧式水管快装自然循环热水锅炉。
现在,国内的卧式水管快装自然循环热水锅炉采用双锅筒或一个上锅筒两个下集箱,锅筒与锅筒之间或锅筒与下集箱之间焊接或胀接大量对流水管,每个对流水管至少有两个弯头,这种结构构成的对流受热面有下列缺点;1、锅筒与下集箱上加工数量多、精度要求很高的管孔,使得锅筒、下集箱的制造难度大;2、需要大量的双弯头对流水管、弯管工作量大、弯管难度大、工艺复杂、耗材料多;3、锅筒、下集箱与对流水管组装要求严、工序繁杂、装配周期长;4、烟道内烟气水平冲刷、不利于烟尘在炉内分离、原始排放浓度较高;5、对流水管有效热交换面积较小、影响热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弯管较少、工艺比较简单、装配周期短的卧式水管自然循环快装锅炉,其消烟除尘效果好、热效率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结构:它包括一个锅筒、炉膛、前集箱、烟道、排烟口、链条炉排、供风装置、底座、保温层,两个下集箱、两个水冷壁,锅筒纵向卧置安装,两个水冷壁在锅筒下炉膛的两侧,水冷壁管的上端斜弯与锅筒联通,其下端与下集箱联通,下集箱的前、后两端均有一根下降管与锅筒联通,前集箱的两端与下集箱联通,烟道设在锅筒下炉膛之后,供风装置由位于键条炉排两侧底座内的两个纵向风道和链条炉排下的若干纵向分布的风室和横向风道组成,横向风道的两端与纵向风道相通,风室与横向风道之间有调风门联通。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1、烟道内横向直立设置若干隔板把烟道纵向分隔成若干部分,每个安装隔板处均留有通烟口,相邻两隔板处的通烟口的上、下位置相反,2、烟道内的每个部分横向直立安装若干斜直管屏,斜直管屏由两侧的两根联通水管及两端与联通水管相联通的成排的若干对流水管构成,两根联通水管一长一短,联通水管的上端弯向锅筒与锅筒联通,对流水管倾斜安装,相邻两个斜直管屏的对流水管的倾斜角度的方向相反,每个斜直管屏的较长的联通水管与下集箱联通。
空气由风机送入风道、风室,然后经过链条炉排供给煤层,煤在炉膛内燃烧与两侧水冷壁进行热交换,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进入烟道,上、下折返若干次,横向冲刷斜直管屏的对流水管,烟气中的烟尘降落在烟道,降低锅炉原始排放浓度,同时把烟气的余热传给斜直管屏的对流水管,其传热系数高、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最后烟气由排烟口排出。
锅筒内的水由下降管自然下降进入下集箱,在炉膛、烟道被烟火、烟气烧热后由水冷壁管或斜直管屏的联通水管自然进入锅筒、由出水管向外供水。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炉膛的前炉拱横向设置纵向倾斜,倾斜角为40°-50°,后炉拱纵向水平设置,后炉拱在链条炉排上的投影面积占链条炉排上层面积的50-65%,后炉拱距链条炉排为500-600mm,前炉拱倾斜面最高处高于后炉拱300-500mm;在炉膛后烟道前设置燃尽室,两个水冷壁延伸到燃尽室两侧,燃尽室位于后炉拱上部,燃尽室前、后分别有中隔墙、烟道隔墙把燃尽室与炉膛和烟道隔开,中隔墙的两侧有烟窗把炉膛与燃尽室联通,燃尽室通过烟道隔墙上部的烟窗与烟道联通;链条炉排所用的链轮直径,比同等供热量的链条炉排的链轮直径大30%以上;风室和横向风道的底部由底板封住,作了上述改进后,各风室可独立送风,不互相干扰、可实现有效地分段送风,根据各煤种调节风量,配合合理的前、后炉拱,提高了燃烧效率和消烟除尘效果,加设了燃尽室效果更佳。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安装斜直管屏的上、下折返烟道结构,与相同供热量的卧式水管快装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斜直管屏的热交换部件,使锅筒、下集箱的钻孔工作量和弯管工作量减少三分之二,锅炉装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有利于组织批量生产;2、烟气在烟道内上、下折返若干次,便于烟尘与烟气分离,降低了锅炉的原始排放浓度、下降5-10%,同时烟气冲刷斜直管屏的对流水管,传热效果好,热效率较高。
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炉膛、直径较大的链轮及独立风室和燃尽室,则链条炉排不仅受力均匀、运转可靠平稳、便于风室的布置和检修,而且可实现各风室分段合理独立配风,燃烧充分、可根据各种煤种调节风量;燃尽室使烟尘分离燃尽,使烟火、烟气中的煤尘燃烧,还可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原始排放浓度,热效率还可提高2-3%,原始排放浓度还可降低成3-5%。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A-A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自力;田联袆;张发兴;郭复炎;王秀芳,未经鲁自力;田联袆;张发兴;郭复炎;王秀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