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烫金笔无效
申请号: | 92227044.9 | 申请日: | 199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萤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萤光 |
主分类号: | B44B7/00 | 分类号: | B44B7/00;B41M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书写出烫金字体、图案的烫金笔。
在书籍封皮上,常见有印刷烫金字体,给人以美观高雅之感。目前传统印制烫金字体的方式,皆不外乎采取订制模版(俗称开模)的方式予以印刷嵌制。此种方法虽在设计上可依不同需求而加以改变,但从成本上考虑,它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消费者享受自行动手制做的乐趣,亦无法创造个人风格的商品。
再者,按目前传统的热传方式,均离不开以电热丝包覆云母片后再传热至铜棒或其他金属棒上,此种结构见于美国专利第3,811,030、3,969,606及GERMAY 2412060等,而上述专利的结构无法用在烫金笔上,其结症在于:该电热丝与云母片接触面积仅有十分之一,亦即100瓦电力仅有约10瓦热能经云母片传热至铜棒或金属棒上;在此必须注意的是,由云母片传热至棒体上时,棒体在传导热能的同时亦同时消耗热能,因此在工作点(或称笔尖)所得的传热效率需减其在空气中及在金属棒体本身的消耗,传热效率仅有10瓦的20~30%,即总传热效率只有2%~3%左右,以如此微小的热能欲使用电池(3号电池2个)将烫金膜嵌印于物品上显然是无法做到的,此外,目前烫金膜的熔点约在120-150℃,显然上述专利结构是不能达到烫金目的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将热能直接传导至工作点(笔尖)上的烫金笔,以减少因间接热传导和多次传递方式而造成的热损耗,使烫金笔在采用电池作电源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能达到直接书写出烫金字体,图案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烫金笔有一中空的笔杆10,其侧缘设有电源开关9,笔杆10的侧壁内嵌有传导电源的簧片71、72、73,笔杆的前端为一凸缘14扣接一前笔盖20,前笔盖内设置一绝缘防热的固定座30,固定座上插设笔头40,前笔盖20的后端有一电木插座50,插座上插接与簧片71、72连接的铜套61、62,铜套61、62又分别与笔头40相连;笔杆10的后端扣接尾盖8,尾盖8内设有可切换交、直流电源的电源接头;
笔头40的结构是:电热丝41包覆于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点状笔头42内,电热丝的末端焊接铜丝线43,两根铜线43的末端分别插入位于电木插座50的铜套61、62内。
笔头40的外形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例如☆、等形状。此外,前笔盖20与笔杆10之间采用倒钩扣合的连接方式,便于二者之间拆离和组合,并能方便地更换各种形状的笔头,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为避免尾盖8与笔杆后端扣合时出现装错的情况,将笔杆的尾端开口内缘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槽口111、112,并在尾盖8上的凸柱80侧缘设有与凸柱相对的凸肋2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笔头采取用特殊陶瓷材质包覆电热丝的方案,利用这种陶瓷材料本身具有的优良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使其热效率大大提高。所以本烫金笔只需由DC电源供电(亦即使用3号电池)即可达到烫金所需的温度。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保证由电源发出的热能只经一次热传导就能有效地到达工作点(笔尖)上,大大减少了热能的消耗。
3.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更换各种不同形状的笔头,使用者能根据需要直接对物品做烫印处理和书写。
4.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传统的订制模具的工序,任何人皆可书写、嵌印、自行设计烫金字体、图形于书刊、卡片、礼品上,不仅能展现个人风格,亦能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一较佳实施例作更详尽地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笔头40的放大剖面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剖面)图。
本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中空的笔杆10内可装设电池组,两侧内部设有槽沟,槽沟内装置簧片71、72、73,笔杆10的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9,靠近笔杆尾端部的内缘设有一对环形槽沟11、12,该槽沟于笔杆尾部的端面处各置一槽口111、112,尾盖8上的凸肋片81、82由槽口伸入槽沟11、12内旋转卡合,其中槽口111、112分别设计为一大一小,可避免尾盖9装错并导致电路错接的情形发生。而且槽沟11、12的长度设计为恰能使尾盖8旋转90度为止,才能使电路接合正常。笔杆10的前端有一凸缘14,凸缘的外侧设有倒钩与前笔盖20扣合。
前笔盖20的前端内缘环设凸肋21,以与绝缘防热的固定座30卡接,固定座30内设有两插孔31,可插接笔头40。前笔盖20的后端内缘环设有凹槽22,上面嵌接电木插座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萤光,未经张萤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7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