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冲击成型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7921.7 | 申请日: | 199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寒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6 | 分类号: | B21D26/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进,赵乌兰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冲击成形技术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对假牙牙托等薄壁且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采用铸造或冷冲压成形的办法,但其产品质量不易保证,影响了使用效果。而且其工序复杂,制作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加工金属薄壁零件的电冲击成形器,能精确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冲击电流发生器,密封压力容器和一个置有开关的面板构成。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由调压器、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构成的充电器、触发器,电容器组和隔离开关,充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容器组连接,电容器组的正极上连接有隔离开关,负极与密封压力容器的电极B相连,触发器的输出端与隔离开关的触发极相连,隔离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极A相连。所述密封压力容器,以金属成形物的金属薄片坯件为一处壁面,该坯件靠近成型物的模型腔表面,模型腔表面上还设置有排气孔,放置模型的模型座与压力容器本体固连,压力容器内盛装有液体介质或高压状态下物理特性为流体的介质,电极A、B伸入在压力容器里的介质内,两电极之间连接有金属丝。充电时,隔离开关使电容器组与负载隔离,当充电器对电容器组充电至一定电压值后,触发器发出高压触发脉冲使隔离开关导通,电容器组对金属丝短路放电,形成脉冲冲击电流,使金属丝过热,气化,急剧膨胀,产生强大压力,使成形坯料金属片受冲击变形至物品模型状。
冲击电流发生器也可用马克斯发生器电路来代替,利用电容器的并联充电,串联放电形成脉冲冲击电流。由金属薄层坯件构成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壁面,也可以由金属薄片加软材料薄层复合构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介质,可以是水、砂、油、蜡、滑石粉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品率高,耗电少;冲击成形的金属牙托,金属表面光洁度不变,无需打磨、抛光等表面处理工序;冲击成形的金属零件,厚度薄,重量轻,贴模精度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冲击电流发生器框图。其中,1-充电器,2-电容器组,3-触发器,4-隔离开关。
附图2.是面板示意图。其中,5--电源指示灯,6--电源开关,7--充电开关,8--停止开关,9--洩放开关,10--触发开关,11--触发指示灯。按下充电开关,充电器对电容器组充电,当充到预定电压值,且触发指示灯亮的情况下,按下触发开关,触发器动作,使隔离开关导通。
附图3.冲击电流发生器电路原理图。电容器组容量最好是10μf-1000μf,充电电压最好是2-20KV。当充电电压超过20KV时,电路中应采取防闪络措施。
附图4是所述隔离开关结构示意图。图中,带有金属导体半球19的绝缘支座18,和带有金属导体半球14的绝缘支座15分别固连在底板16、17上,该两底板上分设有燕尾槽导轨结构,两者能够相对滑动,以便调节金属导体半球19、14间有合适的距离。半球14及支座上有孔,孔内置一细直棒式电极13,并有绝缘层12使之与半球14绝缘。
附图5,用以加工异形薄壁零件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20为近柱形材料坯件,21为零件模型,22为模型底座,23为模型上排气孔。
附图6,用以加工牙托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盖子24和压力容器体27用螺纹连接,25和28为密封件,26为液体介质水,A、B电极伸入在水中,并由金属丝W相连,29为用以加工牙托的金属薄片,30为牙托模型,31为模型座,32为模型上的排气孔。
附图7,马克斯发生器电路原理图。其中,33--球隙。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加工医科用金属牙托或牙套管之类薄壁件,也可用以加工其它的薄壁封头零件,复杂形状深拉伸件、胀形零件等。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耗电少能节省材料等优点,所加工的零件保持了原料的表面光洁度,成型清楚,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7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