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调速系统演示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7941.1 | 申请日: | 199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喜;崔慧利;菜长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力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调速 系统 演示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机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教学演示实验的汽轮机调速系统装置。
现有电厂生产用汽轮机调速系统的系统复杂,结构封闭,无法应用于教学中。主要原因是调速系统的主要部件:压力变换器、错油门、油动机为铸铁浇铸的一整体外壳,各部件间的连接油路也是浇铸时形成的。因此,无法看到其内部结构,无法演示各部件的动作过程。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用示意图讲解,很不直观,难于理解。电厂除个别专职检修人员外,绝大多数运行人员也无法了解调速系统的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观察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内部结构,并能演示调速系统动作过程和进行调速系统静态特性实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力变换器、错油门、油动机、油泵、油箱和调速汽门。压力变换器、错油门、油动机、油箱、调速汽门五个部件分别用有机玻璃制成,各部件之间的油路用管道连接,脉冲油泵将油箱中油升压后分别供给压力变换器、错油门和油动机。动力油泵将油箱中来的油升压后供给错油门,然后到油动机。脉冲油泵电机,用于驱动脉冲油泵,其转速由调压器调整,并联在调压器输出端的转速表,用于显示脉冲油泵转速。本实用新型用水作为工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错油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动机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力变换器(1)、错油门(2)、油动机(3)、调速汽门(4)、动力油泵(5)、脉冲油泵(7)和油箱(6)。压力变换器(1)、错油门(2)、油动机(3)、调速汽门(4)、油箱(6)五个部件分别用有机玻璃制成,各部件之间的油路用管道连接。脉冲油泵(7)将油箱(6)中来油升压后分别供给压力变换器(1)、错油门(2)和油动机(3)。动力油泵(5)将油箱(6)中来油升压后供给错油门(2),然后到油动机(3),装置的工质采用水。脉冲油泵(7)的电机(19)用于驱动脉冲油泵(7),其转速变化由调压器(18)调整,并联在调压器(18)输出端的转速表(17)用于显示脉冲油泵(7)的转速。压力表(14)、(15)用于显示一次、二次脉冲油油压,压力表(13)用于显示动力油油压。阀门(12)用于向脉冲油泵(7)供油,阀门(9)用于向动力油泵(5)供油,阀门(10)用于在检修时放掉油箱(6)中的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变换器(1)为第一级脉冲放大装置。其外套(20)、内套(21)、滑阀(22)为圆柱形套装连接,滑阀(22)的上部装有通过手轮(23)、螺杆(24)调整的压缩弹簧(25)。外套(20)、内套(21)用白色有机玻璃制成,滑阀(22)用红色有机玻璃制成。在底部开有连接一次脉冲油路的圆形油口,侧面开有连接二次脉冲油路和回油的圆形油口。在内套筒(21)上开有T形泄油口A与矩形进油口B,脉冲油泵(7)出口的脉冲油一路通往压力变换器(1)下端,另一路经节流阀(11)节流后进入压力变换器(1)窗口B,再经窗口A流回油箱(6)。转动手轮(23),即可调整弹簧(25)的预紧力,当弹簧(25)调整好之后,压力变换器(1)中滑阀(22)的位置实际上就只由脉冲油泵(7)出口一次脉冲油压决定。当脉冲油泵(7)转速不变时,一次脉冲油压亦不改变,滑阀(22)上、下所受作用力相平衡,滑阀(22)静止不动。当脉冲油泵(7)转速升高时(相当于电厂负荷减小,汽轮机转速升高),脉冲油泵(7)出口一次脉冲油压随之增大,从而改变了滑阀(22)上、下的受力平衡,使滑阀(22)向上移动。同时泄油窗口A随之关小,二次脉冲油压因回油减少而增加。反之若脉冲油泵(7)转速下降,脉冲油压就减小,其动作过程则与上述相反。这样,压力变换器(1)接受了较微弱的脉冲油泵(7)出口的油压变化信号而发出一个较强的脉冲油压信号,起到了传动放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力学校,未经西安电力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7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