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三轮车前轮直接驱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2228056.8 | 申请日: | 199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大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庄杲,高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三轮车 前轮 直接 驱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三轮车前轮直接驱动结构,尤指一种组装便捷、无螺栓组装,并呈不易松脱且可适合三轮车前轮使用的传动结构。
按现有的三轮车传动方式,如图5所示,是于其轴杆(A)旁侧设有环状块体(A1),且其环状块体(A1)内设有适量的螺孔(A2),可藉螺栓(B)穿透固结于轮毂(C)的螺孔(C1),另其环状块体(A1)亦设有与轴杆(A)一体成型的踏杆(D),可有效地转动前轮,并以带动三轮车前进,然此种结构,欲有其缺点存在,其系以四根螺栓(B)固结,于组合时耗时费工。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乃针对上述缺失而致力研究改良,并得一具体实例,即本实用新型,其目的是借助其曲柄轴的凸翼,可先承置于盒体的容置槽内,再利用二盒体嵌合面上的凸梢及圆孔以相互对应嵌合,而组合成曲柄组,使凸翼令曲柄轴在盒体内固定方向,复将曲柄组的盒体穿置于花毂座的承置座内,再以一塞盖套置于花毂座的旁侧,而令曲柄组与花毂座的结合度更佳、更配合前叉套管以分别固设于曲柄轴的两旁侧,当上下交替作动曲柄轴时,其凸翼便易于驱动盒体,以连动花毂座,藉此达致组装便捷、勿需螺栓栓合及不易松脱的结构。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其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下,为使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征能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剖示图
图4是图3中A-A位置的断面视图
图5是现用品的立体分解图
在附图中:
(1)花毂座 (11)承置槽 (12)辅强肋
(2)曲柄组 (21)曲柄轴 (211)凸翼
(2.2)盒体 (221)容置槽 (222)凸垣
(223)皿形体 (2231)枢接杆 (224)枢轴
(225)凸梢 (226)圆孔 (227)枢接孔
(3)塞盖 (31)凸肋 (32)套管
(33)辅强肋 (4)前叉套管 (41)套合孔
(42)螺孔 (5)前叉 (51)枢接孔
(52)螺丝
(A)轴杆 (A1)环状块体 (A2)螺孔
(B)螺栓 (C)轮毂 (C1)螺孔
(D)踏杆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是驱动结构,包含有花毂座(1),曲柄组(2)、塞盖(3)、前叉套管(4)、前叉(5)等构件;其中:
花毂座(1),为一体成型的三轮车前轮轮毂,其内设有一贯通花毂座(1)的扁平承置槽(11),且其承置槽(11)旁侧中央亦设有辅强肋(12),可使承置槽(11)的强度更佳,并借助其减少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曲柄组(2),是由一曲柄轴(21)及二盒体(22)组设而成,其中曲柄轴(21)的中心底缘焊固有一凸翼(211);而二盒体(22)的内部则内空有一容置槽(221),且容置槽(221)的旁侧设有凸垣(222),另该其盒体(22)其中一侧端具有一皿形体(223),同时皿形体(223)沿轴向亦凸伸有具阶面的枢接杆(2231),另该盒体(22)的一端亦形成具阶面的枢轴(224),且二盒体(22)的嵌合面间设有适量且相互对应的凸梢(225)及圆孔(226),可令盒体(22)间相互嵌合稳固,同时其二盒体(22)嵌合后,于轴向中央底则贯通有枢接孔(227),可令曲柄轴(21)承置枢接,同时嵌合后的盒体(22)则可相对穿合于花毂座(1)的承置槽(11)内,令曲柄组(2)与花毂座(1)结合成一体;
塞盖(3),概呈一弧面的皿形体,而内侧环缘间则设有等间距的凸肋(31),同时塞盖(3)的中央处亦向内凸伸有套管(32)并于凸肋(31)及套管(32)间亦连接有辅强肋(33),可令塞盖(3)的强度更佳,并节省材料,而套管(32)则供曲柄轴(21)穿合,并使凸肋(31)嵌合于花毂座(1)的一侧,令塞盖(3)与花毂座(1)结合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大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大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8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