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调温水瓶无效
申请号: | 92228672.8 | 申请日: | 199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志刚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调温 水瓶 | ||
1、一种专门用于日常饮水或其它饮料且可调温的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由设于普通气压热水瓶的保温胆(24)与外壳(27)之间,外形为顶部具有非保温胆开口(54),上部为圆环腔体(55),并且由此而组成的空心圆柱(68),下部为柱腔体(56)的非保温胆(23),具有保温胆接口(12),非保温胆接口(13)和用于固定三通混合阀(33)的固定座(36)的瓶胆上盖(11);与位于瓶胆上盖(11)上的固定座(36)相配合并由固定座(36)固定的且具有阀芯(34)、阀壳(35)、阀杆(37)的三通混合阀(33),与非保温胆接口(13)及非保温胆开口(54)相配合且具有与保温胆(24)的气腔B(60)相贯通的气腔A(59)及导液管A(21)、接管A(39)的非保温胆柱塞(17);与保温胆接口(12)相配合且具有与非保温胆(23)的气腔A(59)相贯通的气腔B(60)及导液管B(22),接管B(40),绝热软木(67)的保温胆柱塞(18);顶部具有单向气阀(5),侧部具有避让三通混合阀(33)的阀杆(37)的避让面(41)的气囊(6)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设于普通气压水瓶的保温胆(24)与外壳(27)之间的非保温胆(23)的顶部具有非保温胆开口(54),上部为圆环腔体(55)并且由此而组成的用于安置保温胆(24)的空心圆柱(68);下部为具有柱体上面(57)和柱体下面(58)的柱腔体(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瓶胆上盖(11)具有与非保温胆柱塞(17)相配合的非保温胆接口(13);与保温胆柱塞(18)相配的保温胆接口(12)以及用于固定三通混合阀(33)的固定座(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安装于瓶胆上盖(11)的固定座(36)上的三通混合阀(33)是由上部具有旋转手把(42)和定位凸面(43)中部具有定位环(44)下部具有与阀芯(34)的配合槽(46)相配合的配合销(45)的阀杆(37);位于阀壳(35)内且与其紧密配合并可在阀壳(35)内旋转的,上部具有可与阀杆(37)的配合销(45)相配合的配合槽(46),中间具有相互连通的且呈一定交叉角度以达到热冷水混合的阀芯入口A(52),阀芯入口B(51)和阀芯出口(53)的阀芯(34),以及具有与阀芯入口A(52)相配合的阀门入口A(49)与阀芯入口B(51)相配合的阀门入口B(48),与阀芯出口(53)相配合且保证阀芯(34)在旋转过程中,其阀芯出口(53)始终与阀门出口(47)保证全流通的扩张腔(50)和与扩张腔(50)连接的阀门出口(47)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安装于瓶胆上盖(11)的非保温胆接口(13)与非保温胆(23)的非保温胆开口(54)上的非保温胆柱塞(17)的内部具有气腔A(59)和与气腔A(59)隔离的且互为一体的导液管A(21)和接管A(39)侧面具有使气腔A(59)与保温胆柱塞(18)的气腔B(60)相连通的通气管(16),中间为用于与瓶盖上胆(11)的非保温胆接口(13)定位的柱塞挡肩A(61),底部为具有用于压缩空气进入非保温胆(23)的气腔通孔A(65)的气腔底板A(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安装于瓶胆上盖(11)的保温胆接口(12)与保温胆开口(69)上的保温胆柱塞(18)的内部具有气腔B(60)和与气腔B(60)隔离的且互为一体的导液管B(22)和接管B(40),侧面具有使气腔B(60)与非保温胆柱塞(17)的气腔A(59)相连通的通气管(16),上部为与气囊(6)的气囊排 气孔(70)相配合连接的保温胆柱塞压气孔(8),中间为用于与瓶胆上盖(11)的保温胆接口(12)定位的柱塞挡肩B(62),底部为具有用于压缩空气进入保温胆(24)的气腔通孔B(66)的气腔底板B(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压调温水瓶,其特征是气囊(6)的上部具有单向气阀(5),内部具有用以使气囊(6)受压后使之回复原状的弹簧(7),下部为用于将空气压入保温胆柱塞(18)的气囊排气孔(70),侧面具有用于避让三通混合阀(33)的阀杆(37)的避让面(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志刚,未经马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86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定位面的螺母与螺栓
- 下一篇:台式砂带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