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登山、平地两用鞋无效
申请号: | 92228887.9 | 申请日: | 199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盈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4;A43B13/41;A43C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登山 平地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
登山、平地两用鞋是专为解决山区行路难问题而设计的。是对由同一设计人设计的专利号为91206888.4,名称为“一种登山鞋”的改进和扩充。它是通过在鞋底前后分别设置可灵活拆装或折叠的鞋齿,上山时只装后齿,下山只装前齿,使登山者身体保持或接近平衡,以减轻疲劳,保护人体健康。卸下鞋齿后,可作为普通鞋穿用。它可以使登山难的问题较好地得到解决。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和改善山区人民行路难的状况。
在上述“一种登山鞋”的设计中,由于鞋齿与鞋底结合不够牢固,承载及抗冲击能力欠佳,容易出现鞋槽和鞋齿的断裂而影响其实用性。且鞋底必须采用硬质材料制造,这就影响了穿着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齿与鞋底结合更为紧密牢固,有较强的承载和抗冲击能力,且对制造材料要求不高的登山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设计方案有3种,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加以说明:
图1、2是方案1的鞋底和鞋齿结构图。
图3、4是方案2的鞋底和鞋齿结构图。
图5、6是方案3的鞋底和鞋齿结构图。
图7是可以调节长度的鞋齿结构图。
图中:1.鞋底、2.圆槽、3.圆柱、4.鞋齿、5.销孔、6.固定销、7.燕尾槽、8.鞋齿、9.鞋齿上部、10.弹簧片、11.鞋齿下部
在图1、2所示的方案1中,加厚的鞋底1前部和跟部各有一个圆槽2,圆槽2中间有一与鞋底平齐的圆柱3,圆槽2及圆柱3均有螺纹。圆锥形或圆柱形或扁柱形鞋齿4上部中空,内壁及外围有与圆槽2及圆柱3相应的螺纹。使用时,将鞋齿4旋入圆槽即可。也可只在圆槽及鞋齿上部外围设单层螺纹,或只在圆柱及鞋齿上部内壁设单层螺纹。这种双层或单层螺纹结构,使鞋底与鞋齿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而具有良好的承载和抗冲击能力。
在图3、4所示方案2中,加厚的鞋底1前部和跟部各有一个椭园槽或方槽、圆槽,鞋底一侧、鞋槽2及相应形状的鞋齿4上部均有销孔5,使用时将鞋齿插入鞋槽2,再将固定销6插入销孔5加以固定。
在图5、6所示的方案3中,加厚的鞋底1前部和跟部各有一个燕尾槽7。鞋齿8正面呈倒Y字形,上部侧面呈燕尾形,并正好能插入鞋底上的燕尾槽内。燕尾槽上部中间鞋底凸出部分,可以防止鞋齿在受力不正时发生偏转而导致鞋槽折裂。使用时,将鞋齿8插入燕尾槽7内即可。
上述三种设计均可使鞋齿与鞋底紧密牢固地结合,适于软质材料制造,并能确保其承载、抗冲击能力,使人体在负重条件下,自如地上下山坡而鞋齿不致脱落、损坏。且使用非常方便,不影响穿着舒适性。
为适应不同坡度,同时给出了可以调节鞋齿长度的设计。如图7所示:鞋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9中空,两侧分别设有偏孔若干;鞋齿下部11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内植式弹簧片10。鞋齿下部11外径与上部9内径相适应。压缩弹簧片10,可将下部11插入上部9,即可根据需要调节鞋齿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盈,未经张宝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8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岗岩水膜除尘器
- 下一篇:便携式自动控制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