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拖拉机拖车操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9083.0 | 申请日: | 199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蓝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继国 |
主分类号: | B62D13/00 | 分类号: | B62D13/00;B60T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10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拖拉机 拖车 操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扶拖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扶拖拉机拖车的操纵装置。
手扶拖拉机因其投资小,经济效益高,路面适应性好,既能搞农用耕作等作业,又能搞运输,一直深受市场欢迎,特别深受农户欢迎。但是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牵引拖车运输时没有车向控制机构,而单靠人力控制车向。因为手扶拖拉机是前轮驱动牵引,驱动轮起着驱动和导向双重作用,根据手扶拖拉机的动力和牵引拖车的结构特点,在平坦无障碍的路面上行车,车向不会自动偏向,驾驶是轻松的。但遇到障碍物多,或是泥泞不平的路面,特别是运重货爬泥泞陡坡路时,单靠人力控制车向是非常费力和不安全的。当路面一边滑一边涩时两个驱动轮的牵力和行进尺寸就不一致了,就会有一轮打滑落后,一轮不打滑先进,车向就会自动偏向,驾驶员必须费很大的力才能控制住车向。如果在快速行车中,一轮碰障碍落后,一轮不碰障碍先进,驾驶员如果没有思想准备,或者是力小控制不了车向,就会被扶手把甩离驾驶凳,车则乱串乱撞,很容易出现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这一缺点,致使很多农户欲买车又因畏于驾驶难而不敢买。
牵引拖车运输是手拖拉机的主要作业之一。按目前情况而言,农户购买的手扶拖拉机,至少可以说80%的工作量是用于运输,其次才用于耕作,因而没有车向控制机构这一缺点就显得较为突出了。克服这一缺点的希望也就显得较为迫切了。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近这几年来,已有些农机厂依照汽车转向装置将手扶拖拉机的方向操纵装置作了一番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案各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拆一下扶手把和驱动轮方向分离操作机件以及变速箱内的方向分离齿轮,在大梁左边的驾驶楼上的适当位置安装上转向机(此处所述“安装”是指转向机的锁控结构的传动盒紧固在所述位置上)(转向机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各不尽相同,在此不必 详述),在牵引框上面装一向左横向伸出的摇臂(以下简称牵引框上的摇臂),在变速箱内装上差速器。用一根直拉杆连接转向机的摇臂和牵引框上的摇臂,操纵车向时,转动方向盘,使转向机的摇臂前后纵向摆动,由直拉杆传递其动力,使牵引框上的摇臂前后摆动,使机车身与大梁以挂接销为支点轴形成折弯来使车向改变,这样,就由转向机代替扶手把来控制车向,由差速器来自动调节转弯时两个驱动轮产生的速差。用钢丝拉索分别连接离合器和油门各自的脚踏杆与离合器的分离爪、柴油机上的油门转臂组件。这样,就由扶手把上原来用手操作的离合器和油门操作机件改为脚踏操作机件。这样的改进虽驾驶安全舒适、转向灵活,克服了扶手把控制车向的手扶拖拉机拖车在障碍物多或泥泞不平的路面上控制车向费力和不安全的缺点,但又出现了如下新的缺点:
①、遇到障碍多或泥泞不平的路面、特别是运重货爬泥泞陡坡路时,常有因两个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致之时,一轮打滑一轮不转而不能前进的情况,原因是差速器造成。
②、耕作时机车丧失了分离驱动轮转向式转弯和调头的优点。原因是在变速箱内装上差速器,机车耕作时,只能转动尾轮的方向边行驶边转弯,转弯时只能走成弧形,要耕到田角地角比较困难。耕作面积较大的地块田块,还可以在转弯后再倒退来耕作角落,耕作面积较小的地块田块,转弯、调头以及耕作角落就更麻烦了。要勉强耕作,也只能进进退退,效率很低。
综上所述,现在某些厂已制成并已出售推广的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拖车的操纵装置只增加驾驶安全舒适这一优点,却又出现了路面适应性差和机车不适应耕作需要两个缺点。还是不能圆满满足运输和耕作作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安全舒适、控制车向可靠,适应任何路面、不影响机车原有的牵引力、不影响机车在耕作作业上原有的性能和优点的新型手扶拖拉机拖车操纵装置。
该操纵装置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原来操纵左右驱动轮分离使车转向的基础上,拆下扶手把,增加转向机来控制车向,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舒适性和控制车向的可靠性。由于车向控制装置的改变,引起了左、右驱动轮方向分离、离合器、油门和刹车操纵机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必须改变,因而本实用新型则以已知方式将原来扶手把上用手操作的左右驱动轮方向分离(以下简称方向分离),离合器、油门 操纵机构改为用脚踏操纵机构;以新的方式将刹车操纵机构的卡锁结构由驾驶楼上改到驾驶楼下,由原来的脚踏板卡锁结构改为活动卡笋卡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继国,未经蓝继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