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电测试笔无效
申请号: | 92229087.3 | 申请日: | 199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乐彬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楚浩 |
地址: | 51513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性能的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的测试笔。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90年8月29日公开了一种测试笔,其申请号为89211746.X,它由测试探头、限流电阻、电子电路、发光二极管、钮扣电池以及弹簧等组成,其中,电子电路主要由三个晶体管偶合构成,用于将电信号进行放大,达到可起判别作用。
这种测试笔存在下列的不足:
首先,产品的一致性难以控制,测试效果差,当晶体管直接偶合的放大倍数较大时,其灵敏度较高,而当放大倍数较小时,其灵敏度则较低;
其次,这种测试笔不能区分安危电压;
再者,当测试的电压较高时,流经发光管的电流很大,造成电池耗电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笔,它能区分安危电压以及具有耗电低的优点,而且产品的一致性也较易于控制。
该测试笔包括测试探头、限流电阻、电子电路、钮扣电池、弹簧以及塑料外壳,其中,电子电路由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耦合而成,在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上接有发光二极管,主要特点是所述电子电路中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经由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耦合,并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与钮扣电池之间接有由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连接点与钮扣电池之间还接有另一发光二极管,在该发光二极管与钮扣电池的连接点处引出手触电极;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上接有所述的限流电阻,该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探头电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电子电路一种具体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2所示的电路,第一晶体管BG1和第二晶体管BG2经由第一电阻R2和第二电阻R3形成耦合电路;在第二晶体管BG2的集电极上接有绿发光二极管LED2;一由二极管D1、D2串连而成的支路跨接于第一电阻R2与第二电阻R3的连接点与钮扣电池E之间;一红发光二极管LED1则接于第一晶体管BG1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2的连接点A与钮扣电池E之间;并在红发光二极管LED1与电池E的连接点处引出手触电极;第一晶体管BG1的基极上接上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测试探头连接。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电路的工作过程:
1、当测试探头接触到带电体时,第一晶体管BG1获得基极电压而导通,钮扣电池E流经第一电阻R2和第二电阻R3的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为第二晶体管BG2提供了基极电压,从而使第二晶体管BG2也导通,经二级放大的电流流经绿发光管LED2而使LED2发光,表明测试体带电;
2、若带电体带有危险电压时,流经R2的电流较大,其压降也较大,由于D1、D2二极管组的电压不变,因此,A、B二点电压也较高,足使LED1发亮,所带危险电压越高,则流经R2的电流愈大,其压降也愈高,从而A、B二点电压使得LED1愈亮;
3、当测试器件通断时,将器件接于测试探头与手触电极之间,若器件导通,则电池E能向BG1提供一个基极电压,而使绿发光管LED2发亮;若不导通,如同通常状态,LED2不发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乐彬,未经林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