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天花板无效
申请号: | 92229446.1 | 申请日: | 199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欣 |
主分类号: | E04B9/04 | 分类号: | E04B9/04;E04B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一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天花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天花板。
目前的悬吊式天花板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大多均以单片状较轻、薄的木板或者以石棉板做为建材,其中木板虽轻,但隔音及隔热效果极差,日久易受潮变形,而以石棉板做为建材,虽具有较佳的隔音效果,但此建材隔热效果也很差,重量较重,极易受潮变形、变色,极难清理,并且石灰的尘埃与棉的细小纤维,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废料也很难处理。而且这些建材设计在实施的功效上以及应用场所极为有限,均未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可见以往常用的天花板使用仍具有美中不足的缺点,因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些缺点,精心设计出一结构精简合理,极具实用性的塑胶天花板,它是针对以上悬吊架2设的塑胶天花板结构予以创新,使其材质与结构更精简合理,形成为断面具有上下两层面板,且该两层面板之间交叉相邻隔成多个半六角形隔室,即类似蜂巢的部分结构,上层为封闭的隔室,能阻隔冷、热空气及声音的传递,并在下层每一隔室下层面板上适当处开设数个小洞孔,这种塑胶材质的应用,配合以上此结构的设计,能有效地提供一种刚性佳不易变形、阻隔冷、热空气及隔音效果极佳、无灰尘污染、易清理、制作成本低,且极具实用效果的塑胶天花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天花板,它是利用两层面板之间隔成数个交叉相邻的半六角形蜂巢状隔室,其结构精简坚固,刚性佳不变形,上层封闭的隔室,能有效地减低冷、热空气的交换热量,及阻隔声音的传递,并在每一下层隔室的下层面板上适当处开设数个小洞孔,能有效地借助洞孔破坏音波,达到吸音的效果,且利用封闭的隔室达到极佳隔离声音及热量交换的功效,间接可防止冷气的流失,节省电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利用适当的塑胶材质制作,塑胶导热系数低、可回收再生、无灰尘等污染、易清洗不变色,甚至在塑胶天花板面板表层光面处理,还可使室内光线亮度较亮,以节约电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塑胶天花板形成为断面具有上下两层面板,该两层面板之间交叉相邻隔成多个半六角形隔室,为一有规则的整齐半六角形隔室排列,上层为封闭的隔室,能阻隔冷、热空气及声音的传递,并在下层的每隔室下层面板上适当处开设数个小洞孔,以供破坏音波,达到吸音的效果,再通过悬吊架将一片片的塑胶天花板组装架设成一完整面的天花板,其结构合理刚性佳、隔冷热、隔音效果好、无污染、制作成本低的塑胶天花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常用悬挂式天花板结构的实施例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塑胶天花板1是由在上、下层面板11、12之间交叉相邻隔成多个半六角型隔室13组成,它类似于蜂巢隔室的部分结构,呈一种有规则的整齐排列。其结构精简坚固,刚性佳,不变形,其上层为封闭的隔室13,无缝隙可供声音或冷、热空气外泄,能有效地减低塑胶天花板1上下冷、热空气的热量交换,以及阻隔声音的传递。并在每一下层的各隔室13的下层面板12适当位置开设数个小洞孔121,借此可破坏音波的反射回音,达到吸音的效果。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阻隔,另外在塑胶天花板1端面隔室口通过一形状恰与其端面配合的挡板14胶合来封闭,该挡板14为一横条板状,上下两边缘均设有可供卡入隔室13内胶合的凸片141,胶合后使塑胶天花板1四周完全封闭,故达到极佳的隔音与隔热的效果,间接节省电力消耗。另外,本实用新型为塑胶制品,通过塑胶导热系数低、可回收再生、可清洗、无灰尘以及制作成本低等特性,更能提供一种隔热效果佳,对环境保护及人体无伤害的塑胶天花板1。甚至在塑胶天花板1面板表层经光面处理,还可使室内光线及冷气或暖气反射充斥于室内不易散失,使室内光线亮度较亮,节省电力的消耗,实为一符合实用性的设计。利用上述塑胶天花板1的结构设计,即可将塑胶天花板1一片片的借助悬吊架2组装架设成一完整面的天花板,故就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确较常用品在材料及结构设计更为合理,且符合实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要求密合度,尺寸较符合于悬吊架2的框架,因此为了便利安装,本实用新型塑胶天花板1的周边较薄,形成具斜导角的塑胶天花板1,较薄端面的接触面小,容易安装置入悬吊架2的框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欣,未经吴明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