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便器下水阀无效
申请号: | 92229637.5 | 申请日: | 199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岱山县东沙塑料五金一厂 |
主分类号: | E03D11/10 | 分类号: | E03D1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2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便器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座便器下水阀,尤其是连接沼气池之类需要密封度较高的座便器的下水阀。
现有的座便器下水阀,多采用翻板式阀,是通过一个垂吊的小重锤的作用使翻板与下水管口贴合,达到密封,当便后冲洗水放入座便器达到一定量时,作用在翻板上的力大于垂吊的小重锤的作用力时,翻板开启冲洗水携便进入下水管,达到冲洗的效果,但是这种翻板式下水阀凭一小重锤作用,翻板与下水管贴合不是很严密,容易漏水,使用时间一长会在管口结垢,使翻板与下水管之间的缝隙更大,使粪便池的臭气从下水管上逸,而且每次冲洗需水量增大,特别对于农村连接沼气池的座便器,因为不密封和冲洗水量大,影响沼气池发酵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座便器下水阀,它能使座便器与下水管之间有良好的密封,达到在便后冲洗时节水和隔离臭气上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下方式实现的:在下水接管即下水管道与座便器的接口内设置上下两阀体和一个带有阀杆的球阀,上下阀体朝向阀球的面为与阀球作过渡配合的圆弧形旋转面,阀球开一个与阀杆中心轴方向垂直的圆柱孔。在未使用状态时阀球处在其圆柱孔与下水管道垂直的位置,使阀体与阀球的球面密合,达到密封效果;在使用状态时,使阀球转至其圆柱孔正对下水管口和座便器出水口,便水通过阀球的圆柱孔顺利进入下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座便器下水阀,由于采用了一只球阀安装在座便器的下水管路中,能严密隔离水气,可达到节水冲洗及防臭气外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予补充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使用状态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下水接管 2--阀球
3--上阀体 4--垫圈
5--座便器 6--施力把手
7--阀杆 8--下阀体
参照图1,二个有足够强度的环形低压聚乙烯注塑的阀体分别设置在作为壳体的下水接管(1)的上下两部位为上下阀体(3、8),两阀体各具有一个圆弧旋转面,其中下阀体可与下水接管一体制成。同样材料的阀球(2)嵌在两阀体的圆孤旋转面内。阀体的圆孤旋转和球面足够光滑,使两者能紧密相贴,并可以相对转动。上阀体(3)中心有大口向上的圆滑喇叭口下阀体(8)中心有一孔,阀球中心有一圆柱通水孔。上阀体的喇叭下口与阀球的通水孔及下阀体的圆柱孔正对连接后可以形成一个畅通的通水孔与下水管连接。阀球(2)上与中心圆柱孔垂直连有一由硬塑料铸成的阀杆(7)伸出壳体的体外,阀杆的外端连接施力把手(6),施力把手与放水冲洗的自来水管阀门即上水阀的施力把手用连杆连接,使他们同步工作。
上阀体的下喇叭口直径d与阀球的通水孔直径d及下阀体的圆柱孔直径d,可以满足如下关系:d≤d≤d。
未使用状态时,自来水管阀门关闭,通过连杆作用阀球(2),同时处在其通水孔与阀体的孔垂直状态,阀球的前后球面分别封住了上下阀体的通水口,使下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在便后需冲洗时,打开自来水管的阀门,通过连杆作用施力把手使阀球旋转至通水孔与阀体的孔正对连接,水带着便物通过通水孔进入下水管道,达到冲洗的效果。座便器(5)下水口与座便器下水阀的上阀体喇叭口通过一垫圈(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岱山县东沙塑料五金一厂,未经岱山县东沙塑料五金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麻醉通路导管衔接管
- 下一篇:人体经穴药液按摩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