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喷嘴无效
申请号: | 92230052.6 | 申请日: | 199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万超;邢秦安;陈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油、水等介质雾化的喷嘴。
石油、化工、轻工、动力以及电力部门的许多场所都需要雾化喷嘴,借以实现油、水等介质的雾化。这些喷嘴的大部分是依据机械雾化原理设计的,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存在下述缺点:
1、雾化介质集中于喷出锥体的表面,形成一个空心锥体,而不是一个实心雾化锥体,影响使用效果;
2、雾化质点成直线射出,速度较高,雾化流未能形成随机飘动状态,同样影响使用效果;
3、雾化所需的压差较大(1-2MPa),否则雾化质量将急剧恶化。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
2、除氧器及其改造和运行经验,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2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机械雾化喷嘴的缺点,利用喷嘴内、外两次旋流的作用,使液体雾化并在压差减小到0·3-0·5MPa范围内,使雾化锥体成实心,且雾化流呈随机飘动状态,从而提高了雾化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旋芯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A--A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进水管(1),进水管(1)的出口端配置一旋芯(2),旋芯(2)的外端配置一挡板(3);所说的旋芯(2)上沿其圆心对称地布置有两个以上的离心旋流器(5),所说的离心旋流器(5)包括可以和进水管(1)相通的进水通道(6)及与进水通道(6)成切向布置的离心旋流槽(7),离心旋流槽(7)和挡板(3)上的内大外小的喇叭型通道(8)相连通。另外,图中(4)是定位销。
液体从进水管(1)、进水通道(6)沿切线方向进入离心旋流槽(7),同时进行机械雾化,这就是喷嘴内的一次旋流作用;各自的雾化流经喇叭型通道(8)射出喷嘴后,以同一旋转方向在喷嘴外旋转,并相互作用,形成喷嘴外的二次旋流作用,使喷雾流成实心锥体,且整个雾化流将旋转而随机飘动起来,在压差不大的情况下,形成较高质量的雾化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可设计出带有两个以上的离心旋流器的雾化喷嘴。为了方便说明其结构原理,本说明书附图仅表示了带有三个离心旋流器的雾化喷嘴。另外,一个离心旋流器的进水通道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设计的雾化喷嘴在火电厂的补水系统、除氧器、文丘里除尘器等雾化场所试用表明,除尘效率提高了3%,耗水量有了大幅度下降且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在试用于辽源电厂补水改造中,将补水喷雾送入凝汽器中,年经济效益达12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