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监控台无效
申请号: | 92230091.7 | 申请日: | 199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华;汪金法;付琳莉;张耒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2B9/02 | 分类号: | G12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的控制台装置,特别适用于卫星通信地球站控制中心、电力系统、化工、炼油、彩电中心等场合作监控台装置。
目前用于工程的控制台装置大多在造型上比较单调,控制台的造型角度立体感差,外型美观性能差,控制台操作人员由于角度配合不当,易产生疲劳和操作不方便。如机电部第五十四所于一九八一年生产用于短基线干涉仪工程的控制台,其外型结构立体感差,并且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较高,通用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立体感强、造型美观、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廉、通用性能好的工程控制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6至12个单台30组成,每个单台30由上框1、中框2、后立柱3、上斜柱4、操作框5、前框6、下斜柱7、下框8、上立柱18、下立柱9、基座10、上侧门11、下侧门12、台面板13、台木板14、顶盖板15、前下门16、角件24组成,其中6至12个单台30之间的上框1、中框2、下框8通过角件24用紧固件连接安装,使工程监控台成一整体结构,上框1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后立柱3、上立柱18的顶端上,中框2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后立柱3中间、上立柱18下端、下立柱9上端上,上斜柱4一端用紧固件安装在上框1前端面上,另一端用紧固件安装在中框2前端面上,操作框5一端面用紧固件安装在单台30前侧的中框2上,下立柱9的下端和下斜柱7的下端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下框8上,下斜柱7上端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操作框5的底部支撑操作框5,操作框5的另一端面用紧固件连接安装前框6,后立柱3下端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下框8上,下框8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在基座10上,在工程监控台两个外侧单台30外侧面的上框1、中框2上通过角件24用紧固件安装连接上侧门11,在两个外侧单台30外侧面的中框2、下框8上通过角件24用紧固件安装下侧门12,每个单台30的顶端上框1上用紧固件安装连接顶盖板15,每个单台30的操作框5上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台面板13,每个单台30的前框6上用紧固件安装连接台木板14,每个单台的下斜柱7上通过角件24、U形件25安装前下门1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6至12个单台30排列结构为弧形,两个外侧单台30的外侧面之间夹角20为75至150度。
本实用新型两侧的上侧门11、下侧门12的四周制作成翻边型31结构,其中上侧门11的翻边型31厚度尺寸32比下侧门12的翻边型31厚度尺寸32厚5至20毫米。
并本实用新型的下立柱9与下斜柱7之间的斜度夹角21为5至15度。台木板14由2至4块组成,并用紧固件分别安装连接在6至12个单台30的前框6上,台木板14由木质材料外表粘接包复宝丽板制作,台木板14前侧排列制作成园弧形23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整体排列结构为弧形,前下门16带有斜度,造型美观,并操作人员观察整个单台监视方便,因此操作使用方便、舒适。
2、本实用新型两侧的上侧门11、下侧门12制作成翻边型31结构,并上侧门凸出下侧门,这样使整个工程监控台立体感强。
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加工不同的前后立柱、上中下框等零件通过紧固件连接装配而成,因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监控工程大小,选用不同数量的单台组合成整体监控台,因此通用性能强,既可适用卫星通信地球站控制中心,又可适用电力系统、化工、炼油、彩电中心等场合作监控台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沿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沿B-B线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台30拼装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沿C-C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