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肢运动的玩具马无效
申请号: | 92230220.0 | 申请日: | 199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明 |
主分类号: | A63H13/02 | 分类号: | A63H13/02;A63H29/22 |
代理公司: | 天津泰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雅茹 |
地址: | 3000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肢 运动 玩具 | ||
一种四肢运动的玩具马,属于玩具类。
目前,玩具种类很多,布玩具、瓷玩具、上弦玩具、近年来电动玩具发展很快,汽车通电后能前后左右跑,但娃娃和动物虽然通电后也能走路,只能四肢大关节运动与自然界的动物走路还有很大差距,因之走起路来蹒跚可笑,失去真实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设计制造出一种与自然界动物走路的四肢动作极为相近的玩具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马体动作由主电机6带动蜗杆1传动蜗轮2,蜗轮2使长蜗杆轴3转动,再带动前后蜗轮4、5转动,使前后传动轴32、33转动,同时前主骨凸轮7与付骨凸轮8转动,后主骨凸轮9与付骨凸轮10转动,带动马前后腿迈步。
所说的前传动轴32同时带动了另一个凸轮14转动,带动了马头上下点头,马头与马颈以棘轮联接,靠手动来完成马头左右摆动。
所说的后传动轴33转动带动了后左右主骨凸轮9、付骨凸轮10转动使马后左右腿迈步,后传动轴33带动另一凸轮29转动。带动了马尾左右摇摆。
所说的马腿迈步是以主骨凸轮带动主骨,付骨凸轮带动付骨动作,同时也带动了小腿骨,肘骨和马蹄骨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马主体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马前后腿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马前腿结构剖视图
图4是马后腿结构剖视图。
图5是马头、马尾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6是马前腿主骨、付骨凸轮图
图7是马后腿主骨、付骨凸轮图
图8是马体传动结构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8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马体动作由主电机6带动蜗杆1传动蜗轮2,蜗轮2使长蜗杆3转动,再带动前后蜗轮4、5转动,使前轴32、后轴33转动,同时带动前主骨凸轮7与付骨凸轮8转动;后滑凸轮9与付骨凸轮10转动,带动马前后腿行走。
马头左右摆头由马头骨11与颈骨12间的棘轮13联接靠手动来完成马静止时头部左右转动,走到观赏价值,马头上下点头靠凸轮14(椭园凸轮)带动颈骨12来完成,凸轮14起到马前腿在相互交替前进运动中的辅助作用,起到与真马一样的动作,最主要一点也是在马腿抬起的同时起到平衡作用。
马腿动作与凸轮动作均以左侧前后两腿为例。
马前腿16由主骨18、付骨19、主骨凸轮7、付骨凸轮8、小腿骨20、肘骨21及马蹄骨22组成。若主骨凸轮7的大小半径之差为3个单位,主骨支撑点在0°的位置上,主骨凸轮7以逆时针为旋转,每转90°马主骨18则利用杠杆原理使马腿后进(设马腿行程为X)1/3X,凸轮7旋转270°时,使马腿完成X行程,主骨凸轮7再转90°在这一过程中,马腿向前伸展达到马腿前进是后退的3倍速度,同时也完成了X行程,从而主骨凸轮7旋转一周就完成前进和后退的工作循环。
付骨19支撑点与主骨18的支撑点相差90°,若付骨的支撑点在90°的位置上,在此时马腿是直立向前伸的位置 与马主骨18保持平行,付骨凸轮8以逆时针方向旋转90°直至旋转到270°的位置时,在这一过程中是与马腿主骨18保持平行,马腿伸直作运动。通过计算马在回腿的同时主骨凸轮旋转40°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马腿提升的高度使马小腿弯曲75°,为了使马腿迅速提高,在此运动中,使主骨凸轮半径进一步缩小,主骨凸轮再旋转20°,在这一过程中马小腿弯曲75°前进的主骨凸轮7再转30°的过程中迅速使马腿伸直到达顶点,主骨凸轮和付骨凸轮每旋转一周,使马腿完成前进--后退--弯曲的一个完整过程。
马肘骨21与马小腿骨20的联接处,利用一个微力弹簧保证马腿弯曲时,马肘骨21是与马小腿骨20直立动作,马蹄骨22与马肘骨21的联接处也利用一个微力弹簧来保证马腿抬起的过程中如同真马一样的抠蹄,因为直马在行走过程中,前蹄与肘骨的动作比后腿的动作小的多,所以不必设计机械运动,就能达到马蹄落地,利用自身重量与弹簧作以缓冲来完成其动作,也保证了马体平衡度。
马后腿17由主骨24、付骨25、主骨凸轮9、付骨凸轮10、小腿骨26、肘骨27及马蹄骨28、顶杆23组成。
马后腿主骨18与主骨凸轮7的运动过程与马前腿运动过程一样,但在付骨凸轮8的动作是完全相反的,因为马前腿是向后弯曲,马后腿是向前弯曲,马后小腿的动作比马前小腿的弯曲动作要小的多,只有35°,而后肘骨的弯曲动作要比前肘骨动作大的多,所以在后小腿内加以顶杆23来辅助肘骨的弯曲动作,加以机械运动,使马腿弯曲缓冲进行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明,未经陈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潮影集
- 下一篇:高灵敏度多功能测电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