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弹簧晴雨伞无效
申请号: | 92230400.9 | 申请日: | 199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旭;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海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晴雨伞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晴雨伞的一种改进发明。
现有公知的晴雨伞其撑开定位机构均采用拉伸压缩开伞弹簧或片弹簧结构,套在伞杆上的下盘上移时通过伞骨撑开伞面,此时,开伞弹簧的弹力或片弹簧的定位作用使伞面固定在撑开位置,上述结构的晴雨伞由于需在伞杆上开设一凹槽,另外开伞弹簧与片弹簧易生锈或易损坏而影响了晴雨伞的寿命,同时制造颇为繁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新的撑开自动定位机构的无弹簧晴雨伞,能优化晴雨伞结构。
该无弹簧晴雨伞仍包括有伞柄、伞杆、伞骨、伞面及上盘、下盘,其特征是在长骨与下盘之间上、下位置铰接设有撑骨与拉条,而置于下面的不伸长拉条使挠性撑骨在伞面撑开过程中均处于弹性弓起状态,随下盘顺着伞杆上推时,撑骨随之弓起增大接着减小,当下盘升至最高点伞面完全撑开时,撑骨仍处于弹性弓起或刚好伸直状态。由于撑骨随着下盘上升经过一个弹性受力变形过程,使升至最高点的下盘复又下降时必须克服撑骨弹性弓起变形力增大方能如愿,因此,上述结构非常方便地使伞面撑开自动定位,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在伞面完全撑开时,不伸缩的拉条处于与伞杆夹角仍少于90°,此时不管撑骨在下盘与长骨之间处于伸直或反向弹性弓起时仍能撑开伞面而不使晴雨伞合拢。
本实用新型完全摒弃了开伞弹簧与片弹簧撑开定位结构,优化了晴雨伞结构,同时降低与简化了制造难度与工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同时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视图。
图2为图1局部二种状态结构放大图。
其中:1:伞顶,2:上盘,3:限位杆,4:上夹马,5:下夹马,6:拉条,7:撑骨,8:长骨,9:上盘,10:伞杆,11:伞柄,12:珠头,13:伞面,14:腰带。
如图1所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关键在于由拉条(6)与撑骨(7)组成的自动定位机构,在保持拉条(6)不伸长的前提下,下盘(9)上升时,挠性的撑骨(7)一直处于弹性弓起状态,当下盘(9)在伞杆(10)中部滑动时,挠性撑骨(7)的弹性弓起变形力最大,下盘(9)再往上推动时,挠性撑骨(7)的弹性弓起变形力随之下降,此时下盘(9)几乎有点自动或不费力地往上升直至与限位杆(3)相抵,伞面(13)也完全撑开并自动定位,处于下盘(9)与长骨(8)之间的撑骨(7)呈弹性弓起或刚好伸直状态均可,设定拉条(6)即不伸长又不缩短,且与伞杆(10)夹角仍少于90°,这样状态,则定位效果更佳,如图2所示,与长骨(8)铰接的撑骨(7)与拉条(6),它们的夹马(4、5)可以与长骨(8)一体设计,也可以套夹固定在长骨(8)上,为了使长骨(8)与撑骨(7)及拉条(6)在伞合拢时更好地相容,不妨将上夹马(4)设定稍高于下夹马(5)或仅在撑骨(7)与上夹马(4)铰接段设成弯接头(7′)状,该弯接头(7′)可与撑骨(7)一体设计或套装固定一体。伞面(13)合拢时,由于挠性的撑骨(7)弹性弓起时一种恢复伸直力的作用,使下盘(9)自动沿着伞杆(10)下移,相应长骨(8)及伞面(13)在上述恢复力作用下相互紧紧抱合,克服了以往晴雨伞在收拢后未系腰带(14)时松松散散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海螺技术研究所,未经温州市海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