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尘风机无效
申请号: | 92230500.5 | 申请日: | 199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姜岳山;薛雅河;孙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姜岳山;薛雅河;孙志勇 |
主分类号: | F04D17/00 | 分类号: | F04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除尘、引风为一体的净尘风机。
现有中小型锅炉所配用的引风机,一般为离心风机,这种风机由壳体和转子构成。转子上有直叶片或后弯叶片,壳体为变截面的蜗壳,这种风机仅具有引风的功能,而对烟气中携带的大量灰尘则不能进行分离和清除。要除掉这些灰尘则必须在引风机前串联一个除尘器。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烟气的流动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引风,又可除尘的净尘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风机蜗壳由前、后两个侧壁板及圆周壁板构成,在两个侧壁板外缘靠近圆周壁板处内侧壁面以及圆周壁板内侧壁面上敷设一层耐火水泥内衬,构成复合壁面,并在该壁面上有序地分布数个净尘孔,该净尘孔分为两段,在耐火水泥内衬部分为锥形孔,在所述的蜗壳壁板部分为柱形孔,蜗壳的外面罩有集尘机壳,蜗壳与集尘机壳之间留有一个环形空腔,集尘机壳的下部设计有渐缩过渡段,以下联接灰尘排放口,蜗壳下面集尘机壳过渡段中央位置装有一个回风管,该回风管通过一个水平风道与蜗壳出口联通。当锅炉中的烟气从风机入口吸入风机,经转子加速以后进入蜗壳,在蜗壳中旋转流动,这时由于流道逐渐变大,气流速度有所降低,但掺杂在气流中的灰尘颗粒却因其惯力作用仍以原有的速度和方向飞行,直至到达蜗壳壁面,穿过净尘孔进入集尘机壳内,与蜗壳中的气流分离开,无法再次混入旋转气流,而后,则沿集尘机壳下落到排放口排出风机。而被分离出灰尘的烟气则由蜗壳出口排到烟囱。由于集尘机壳与风机蜗壳通过净尘孔联通,所以集尘机壳中仍有一部分流动气流,并经回风管、水平风道至蜗壳出口排出,以使集尘机壳内维持合适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风机蜗壳体内直接除尘净化烟气,不会因除尘而引起压力损失。因此,和已有引风机相比不仅具有引风功能,而且还兼有除尘作用,和已有的风机加旋风除尘器系统相比,则具有节能和减少设备投资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向视图
图4、图3的C-C剖面图
图5、图2的D向视图
参见附图所示的是一台用于0.5吨蒸气锅炉的净尘风机,由轴9、轮盘8、后弯叶片14等构成转子并经轴承12装在机座15上,由前侧壁板3,后侧壁板5及圆周壁板6焊接成蜗壳,在两个侧壁板外缘靠近圆周壁板处内侧壁面及圆周壁板内侧壁面上敷设一层耐火水泥内衬16 构成复合壁面,并在该壁面上有序地分布数个净尘孔17,该净尘孔分为两段,在耐火水泥内衬部分为锥形孔,蜗壳壁板部分为柱形孔,该孔直径为7毫米,锥形孔的大头直径为15毫米,各孔中心距为15毫米,在蜗壳的外面还罩有集尘机壳7,蜗壳与集尘机壳之间留有一个环形空腔 4,蜗壳与集尘机壳之间均布数块支撑板10,集尘机壳下部设计成渐缩过渡段19,以下联接灰尘排放口11,在蜗壳下面集尘机壳过渡段中央位置装有一个回风管20,该回风管通过一个水平风道21,与蜗壳出口13联通。为防止集尘机壳中的灰尘经回风管排出风机,在回风管中设有一个多孔板22,其上设有滤网23,本净尘风机的灰尘排放口接锁气器,蜗壳的出口13接烟囱,在集尘机壳前板2上装有风机入口1,经测试,该净尘风机的除尘效率可达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姜岳山;薛雅河;孙志勇,未经李建国;姜岳山;薛雅河;孙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