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离子吸入式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92230737.7 | 申请日: | 199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1007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离子 吸入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离子吸入式治疗仪,是一种可同时或分别进行超声雾化疗法和空气离子疗法的医疗器械。
所谓超声雾化疗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将药液分散成微细的雾状颗粒,通过人体鼻、口腔、气管、肺泡直接吸收,作用于病灶的一种治疗法。超声波在液中传播时,由于交变声压的变化使液体受到压力和拉力的作用,当拉力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液体即断裂形成微小的空腔,变成微细的雾粒。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雾量大,雾滴小而均匀,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使病灶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以发挥药物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炎症,例如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矽肺等都具有一定疗效。
空气离子疗法是利用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化空气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物理疗法。空气离子疗法对支气管炎、哮喘、矽肺、咽炎、百日咳、心绞痛、失眠、偏头痛、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现有的医学超声雾化器,体积大、造价高、不适合家庭用,并且不能进行空气离子疗法。中国专利CN2087512U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治疗器”,采用标准线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振动,通过压电陶瓷片,将电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构成1.7兆赫超声波振动源,由振动源促使药杯中的药液雾化成1-10微米的雾滴,进入药杯盖,同时,由装设在底座内的风扇产生的气流,经送风口、风道、导向罩进入药杯盖,同药雾滴混合,再沿着软管面罩逸出,为患者接受。这种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液体对压电陶瓷片的振动的吸收作用,使超声雾化的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离子吸入式治疗仪,集超声雾化器和负氧离子发生器于一体,可同时或分别进行超声雾化疗法和空气离子疗法,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超声雾化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雾化离子吸入式治疗仪,包括电源变换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及其压电陶瓷片构成的振动源、药杯、药杯支架、外壳、隔板,在隔板上方形成储水箱,在储水箱顶部设有带开孔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药杯设在所述隔板的上方,在所述药杯的一侧设有一雾化出口管,该药杯的底部为一薄膜,在药杯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的雾化发生器,在该雾化发生器内固设一谐振腔壳体,在该谐振腔壳体中部固设有环形垫圈,在该环形垫圈上固设所述的压电陶瓷片,在压电陶瓷片下方形成一封闭的谐振腔,压电陶瓷片上方设有阶梯形上小下大的喷孔,在所述的储水箱内药杯底部周围充满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
所述的雾化发生器可包括一相互套合的金属上盖和下盖,而所述高频振荡电路被固定设置在该金属上盖的内壁上。
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该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倍压整流电路和发生器电极,该倍压整流电路可设置在所述隔板下方,该发生器电极可固设在所述隔板上方外壳的内壁处。
在所述的外壳内隔板下方可设有控制电源开关的定时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将超声雾化器的压电陶瓷片固设在谐振腔壳体内,并在其下方形成密封谐振腔,提高了雾化效率,可加大雾化量。
2、将高频振荡电路固设在雾化发生器的金属上盖内壁上,使该金属上盖起到散热器作用,从而不必另设散热装置。
3、将超声雾化器与负氧离子发生器结合为一体,患者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进行超声雾化疗法和空气离子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4、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合家庭个人自备。
5、储水箱与电路部分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清洗储水箱。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例中谐振腔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描述如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雾化离子吸入式治疗仪,包括外壳1、隔板2、药杯6、药杯支架8,隔板2固设在外壳1内,在隔板2上方形成储水箱3,储水箱3顶部设有盖体4,盖体4上设有开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0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