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高浓度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1327.X | 申请日: | 199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童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玉清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高 浓度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旋流式高浓度煤粉燃烧器,属煤粉燃烧技术领域。
高浓度煤粉燃烧技术对强化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节煤、节油、扩大负荷调节范围,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苏联曾在一台燃烧低挥分无烟煤的锅炉上试验高浓度煤粉燃烧。它的高浓度煤粉是依靠新的供粉方式,即用压缩空气高压力输送超高浓度的煤粉[>100Kg(煤粉)/Kg(空气)]至离燃烧器1.7米的位置注入一次风管(纯空气)中。靠煤粉射入管内的不同深度,形成燃烧器喷口喷出不均匀的风粉混合物,其中高浓度的煤粉流能获得良好效果。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系统复杂、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经济、有效、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燃烧性能优良的旋流式高浓度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旋流式高浓度煤粉燃烧器由U型三通煤粉浓淡分离器和二次风调风器组成。U型三通分离器包括一次风进口、U型通道、低浓度煤粉输出管道和高浓度煤粉流环形出口管道。二次风调风器包括直流二次风风门、旋流二次风风门、二次风风箱、导向叶轮、二次风喷口和稳焰器。高浓度煤粉环形出口与稳焰器同轴安装,二者之间依次安装有导向叶轮和二次风喷口。直流二次风门与二次风喷口相通,旋流二次风门与导向叶轮相通。U型通道的外弧面弯曲半径为300mm~700mm,弯曲角度为30°~90°,高浓度煤粉环形出口内径与低浓度煤粉输出管道内径之比为0.65~1.2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和工作过程。图1中,1是一次风进口通道,2是U型通道,3是低浓度煤粉输出管道,4是高浓度煤粉流环形出口管道,5是二次风风箱,6是轴向叶片导向叶轮,7是炉墙,8是稳焰器,9是二次风喷口,10是直流二次风风门,11是旋流二次风风门,α1是U型分离器外弧面弯曲角度,R1是U型分离器外弧面弯曲半径,a1浓煤粉流,a2为低浓度煤粉流,b1为直流二次风,b2为旋流二次风,A为普通浓度一次风煤粉流,B是二次风。
燃烧器的工作过程是:从制粉系统送来的普通浓度的一次风流A,以W1的流速由进口风道1流经U型三通煤粉浓淡分离器。通过一次风粉流的流速W1和U型分离器外弧面曲半径R1和弯曲角度α1的配合,使大部分煤粉被集中到分离器弯道的外侧,形成高浓度煤粉流a1,弯道的内侧则形成低浓度煤粉流a2。a1经环形通道4送往炉膛燃烧。a2则通过管道3被送到离开浓粉流出口的某个适当位置的出口进入炉膛,在浓粉流强型燃烧的带动下一起参加燃烧。U型分离器的进口方向可360°内任意选择。二次风B由风源送到燃烧器的风箱5,由调节风门10和11将二次风B分成两股b1和b2,b1为直流气流,b2则流经轴向叶片导向叶轮6形成旋转气流。通过对风门10、11开度大小的调节,使二次风自二次风喷口9喷入炉膛时,具有适宜的旋转强度,以形成燃烧过程需要的空气动力场,既能产生适当强度的中心热回流,为高浓煤粉喷出后提供着火和燃烧热源,又能使着火后的煤粉与二次风强烈混合,发展燃烧直至烧尽。稳焰器8(俗称蘑菇头)可前后移动,既能辅助产生热回流区,又能调节高浓度煤粉喷出时的张角,起调节火焰的作用。整个燃烧器安装在炉墙7上,向炉膛内喷射煤粉和助燃空气。燃烧器总成起组织煤粉连续、良好、高效燃烧的作用。
为了得到最佳的技术效果,燃烧器的U型通道的外弧面弯曲半径R1为300mm~700mm,弯曲角度α1为30°~90°。高浓度煤粉环形出口的内径与低浓度煤粉输出管道的内径之比为0.65~1.2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U型通道的外弧面弯曲半径R1为440mm弯曲角度为90°,高浓度煤粉环形出口的内径与低浓度煤粉输出管道的内径之比为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玉清,未经童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1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