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1794.1 | 申请日: | 199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可杭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潘迅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燃烧设备。
在实用新型专利CN2074861U中公开了一种只用固体燃料的分层供氧燃烧设备,其燃烧主体有外壁和倒截锥形内壁,内外壁之间形成风室,内壁上设有多层排列的能使排入的助燃气体与内壁切线夹角小于90°的竖直条形气孔,在炉条下面设有朝向中心的喷咀,燃烧主体上还设有上套,这种类型的燃烧器消烟节能效果较好,但该燃烧器的内壁结构适合用铸铁制成,其疲劳度为400°~500℃,而普遍炉膛温度在1000℃以上,所以内壁容易产生龟裂,使燃烧器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抗炉膛高温且消烟节能效果更好的煤气发生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供氧结构,燃烧主体上设有槽形开口,外壁上设有进风口,内壁上设有多层排列的竖直条形气孔,内、外壁之间构成风室并与供氧风管连接,炉条下面设有周向均布的与风室相连通并倾斜朝向炉膛的喷咀,该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其内壁是由设有气孔的夹层构成的,该夹层密封可通水,通有供水管,构成储水室,其上部设有与风室相连通的蒸汽孔。进水管可与带有供水装置和浮球阀的补给水箱连接,水箱上还可装一液面显示计,若供水箱采用U形管与燃烧器储水室相连通,则液面显示计所示水平面即与储水室液面一致。储水室液面应低于排汽孔50~60mm,炉条最好采用水管式,并与储水室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主体外壁可采用圆筒形和椭圆形两种,主体内壁最好呈倒截锥形体,主体上的槽形开口可与炉、窑的加煤口门相对应,作为燃料填加口,主体内壁上多层次排列的竖直条形气孔可使燃烧室内形成不同梯度的多层次供气、供氧,若采用气孔孔道与内壁切线夹角小于90°的旋风式供氧形式,可使进入燃烧室的氧气和蒸汽覆盖面大,使烟和氧及蒸汽能混合并旋转以充分燃烧。储水室的水直接受热达到沸点,产生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汽,通过蒸汽孔进入风室,并通过鼓风机的作用将风室的蒸汽通过内壁上的气孔送入燃烧室。固定燃料在高温炉膛内受热时煤碳中所含的C、H、O、N、S五种元素的可燃质与水蒸汽混合分解为Cm、Hn、H2、NH3可燃气态挥发分,形成气化燃烧,可达到消烟节能的最佳效果,储水室液面低于蒸汽孔50~60mm,是为了防止沸腾的水花通入风室,蒸汽孔设在主体内壁上部的目的是使蒸汽与已部分燃烧的煤气混合,形成水煤气,并防止蒸汽从燃煤区下部进入被煤渣吸收或对燃煤效果发生影响。
采用U形管连接补给水箱和储水室,可使其液面保持一致,并防止储水室水温达到沸点后往补给水箱返水而形成水位澎涨。水箱上的供水装置和浮球阀可自动控制水量消耗,为预防由于浮球阀损坏造成储水室断水而导致设备熔化或损坏,可在补给水箱上装有液面显示计,为能使水中的沉淀杂质排出,可在U形管的底部和补给水箱下部装上排污阀,以便于定期清洗和排出杂质。
采用水管式炉条,并与储水室相连通,可使蒸汽充分发生,保证水循环,并防止炉条受高温作用熔化。
燃烧主体下部装有储渣室,其底部可采用密封翻板,用风机供氧时,翻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封住排渣口,不用风机时,打开翻板,使其呈垂直状态,炉膛与外界相通,形成自然通风。
图1为一种煤气发生燃烧器的主视示意图。
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燃烧器主体外壁为圆筒形,内壁为倒截锥形,主体上有槽形开口1,内外壁之间形成风室2,内壁由一密封通水夹层构成,其上设有竖立条形气孔3,该夹层内部即为储水室4,它与供水管5相连接,储水室上部设有与风室相连通的蒸汽孔6,储水室液面低于排汽孔50~60mm,气孔3与内壁切线夹角呈45°。
补给水箱上设有供水装置7和浮球阀8,可自动控制水位,9为液面显示计,U形供水管5连接水箱与储水室4,10和11为排污阀。
炉条12采用水管炉条,并与储水室4相连通,炉条下面设有根据煤气发生燃烧器规格而设的一定数量的喷嘴13,它们通过水管炉条间隙,向燃烧室14供氧,供氧量可通过供氧风管15上的调风板16调整,储渣室17的底部为密封翻板18,可通过铰链手柄19打开,使煤渣通过排渣口20排出。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上火、升温快、火焰高,用于中小型锅炉窑炉,热效率可达75%以上,节省燃料40%以上,节省时间30%以上。
2.排烟尘浓度可控制在180mg/nm3以下,排烟黑度(林格曼级)小于0.5,炉渣含碳量低于10%。
3.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安装,资金回收快。
4.采用传统操作方式,操作简便,设备不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可杭,未经王可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1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