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标测微尺无效
申请号: | 92232102.7 | 申请日: | 199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军 |
主分类号: | G01B3/04 | 分类号: | G01B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03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标测微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供测量物体的外径、厚度及长度用的斜标测微尺。
现有的各式微测仪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使用、携带都很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测量精度也较高的斜标测微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斜标测微尺由标有刻度的上测量板和下测量板组成,两个测量板内边的一个端部呈封闭状相接,两内边之间为相距有一定空间长度的开口状,上测量板的内边为斜边,下测量板的内边为水平直边或斜边,两测量板的内边相交与该空间长度构成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为本设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为被测物的误差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详细描述。
斜标测微尺是由上测量板1与下测量板2构成,上、下测量板可以是一整体结构。上测量板1的内边3与下测量板2的内边4的一个端部相接,可直接成为上测量板1的内边3和下测量板2的内边4所构成的空间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也就是测量起始点,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测量板1的内边3与下测量板2的内边4之间为相距有一段空间距离的开口状,其中,上测量板1的内边3为斜边,下测量板2的内边4为水平直边或斜边。
另外,上测量板1与下测量板2的端部开口处还连接一封口板5,起加固作用。封口板5成为空间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使测微尺成为具有空间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整体框架结构,同时,封口板5还可标有刻度6,参与上测量板1或下测量板2上分度值的确定,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
此外,在下测量板2的水平内边4的里端上还可增加有一垂直内边7,以扩大量程,如图4、图8所示。
而且,上测量板1与下测量板2的里端通过与下测量板2相垂直的直杆8还可滑动连接,以进一步随意扩大量程,如图9所示,直杆8可与上测量板1或下测量板2成为一体,沿下测量板2或上测量板1上下滑动,同时用螺丝或其它方式紧固。
当给定斜标测微尺的上、下测量板之间的张角α时,运用几何学原理,即可导出被测物的微小长度与尺上相应刻度间所具有的固定比例关系,因而可以直接读出微小长度的值。
当用图1、图2、图5、图6所示的称为单标测微尺测量微小厚度时,不会产生理论上的系统误差,如图10所示。
当用单标测微尺或图3、图7所示的双标尺测量圆柱、圆球、软纤维等物体直径时,只要张角α足够小,理论系统误差可略去不计,系统误差可用数学原理导出。图11、图12、图13、图14中的张角α分别为3.439度、3.434度、3.585度和4.585度时,其相对误差分别为-0.900‰、+0.899‰、-0.800‰和+0.801‰,可忽略不计。
斜标测微尺可由木材、塑料或薄铁皮制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携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精度,(可达0.01mm-0.001mm)。由于斜尺不会对被测物造成挤压,因而还可用来测量质地柔软的物体,如棉线的直径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军,未经胡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