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化学氧袋无效
申请号: | 92232713.0 | 申请日: | 199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云宣 |
主分类号: | A61M16/14 | 分类号: | A61M16/14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使用 袖珍 保健 化学 | ||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化学氧袋,它涉及一种呼吸保护装置中用化学物质产生氧的设备。
现有的多种微型产氧装置,各在不同方面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不能迅速产生氧气达到输氧急救目的;(2)产氧剂存贮不严密,容易受空气中或装置本身中的水汽潮解失效;(3)氧气未经水洗净化,质量不高;(4)产氧速度不稳定,开始和后期产氧较少较慢,中期偏大偏快;(5)一次性使用成本高,费用大。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使用简便、产氧速度均匀的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化学氧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由输氧管、水袋和产氧袋构成的化学氧袋,输氧管的上端与吸氧鼻塞连通,下端连接催化剂管,管底带有可以开启的盖子,输氧管的中部管壁上有一圈气孔,气孔上下分别装有密封圈;水袋的顶部一端设进水口和环塞,中间部位装设套管,套管管壁上有出气孔和进水孔,上管口设有环形盖,用它控制输氧管在套管内的上下活动幅度,下管口与产氧袋连通,套管外部设导气套管,管壁上有过滤孔。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1-输氧管 2-水袋 3-产氧袋 4-吸氧鼻塞
5-催化剂管 6-盖子 7-密封圈 8-环塞 9-套管
10-出气孔 11-进水孔 12-环形盖 13-导气套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化学氧袋由输氧管(1)、水袋(2)和产氧袋(3)构成,输氧管(1)的上端与外壳呈球形的吸氧鼻塞(4)连通,鼻塞下部有出气孔,中间放置过滤物,如海绵或过滤纤维,输氧管(1)的下端连接催化剂管(5),管底部设有可开启并部分与管壁相连的盖子(6),输氧管(1)的中间部位管壁上有气孔,气孔上下分别套设橡胶密封圈(7);水袋(2)的顶部一端设进水口和环塞(8),中间部位装设套管(9),管壁上设出气孔(10)和进水孔(11),上管口装有环形盖(12),它与管口螺纹连接,用它控制输氧管(1)在套管(9)内上下活动的幅度,下管口与产氧袋(3)连通,套管(9)的外部设导气套管(13),其下部管壁上有过滤孔。制备时,先将催化剂如二氧化锰装入催化剂管(5),盖上盖子(6),再将产氧剂如过碳酸钠通过套管(9)装入产氧袋(3),然后把输氧管(1)连同催化剂管(5)插入套管(9),装上环形盖(12),将吸氧鼻塞(4)与输氧管(1)连接,此时上下密封圈(7)分别将出气孔(10)和进水孔(11)封堵严实,最后从进水口装入清水并拧紧环塞(8)。参见图3,使用时将输氧管(1)上拉到不动为止,手握吸氧鼻塞(4)并将其插入鼻腔使用,此时密封圈(7)随输氧管(1)上移离开出气孔(10)和进水孔(11),由于水位差作用,水袋中的水由进水口(11)进入套管(9),流入产氧袋(3),直至水袋中的水与进水口(11)的水位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催化剂管(5)的盖子(6)也被套管(9)内壁上的环状凸头拉开,催化剂泻入产氧袋(3),反应开始,所产生的氧气顺进水口(11)进入导气套管(13),经过底部的过滤孔进入水袋剩余的水中,水洗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孔(10)进入输氧管(1)上的气孔,沿输氧管上升至吸氧鼻塞(4),经再次过滤输入鼻腔。产氧剂用完后,依照上述程序重新制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使用简便安全,便于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是家庭或外出旅行必备保健或急救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云宣,未经肖云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