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回程混合扩散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2942.7 | 申请日: | 199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田祖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海淀区星光能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程 混合 扩散器 | ||
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给水解吸除氧系统,是一种降低喷射器布置高度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多回程混合扩散器。
目前,锅炉给水或采暖热网补给水常用解吸除氧方式,如图1所示。主要设备包括喷射器(1)、混合扩散管(2)、解吸器(3)、气水分离器(4)、水封(5)、热交换器(6)、电热器(7)和反应器(8)。待除氧的水通过喷射器(1)吸入来自热交换器(6)的无氧或贫氧循环气体,进入扩散管(2)。为使水中溶解的氧充分向无氧或贫氧的循环气体扩散,喷射器(1)和解吸器(3)的布置高度,要求两者相对高差不小于6米。因此,在解吸除氧的设计布置中往往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使喷射器(1)的布置极为困难,甚至满足不了上述要求,从而影响解吸除氧技术的采用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装置,用该装置代替目前使用的混合扩散管,使喷射器和解吸器布置高度的相对差降至4米左右,以满足在一般建筑物中采用解吸除氧技术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折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以保证待除氧水和无氧或贫氧循环气体有足够的混合扩散时间,使水中溶解的氧能充分地向无氧或贫氧的循环气体中扩散。从而可降低喷射器布置高度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多回程混合扩散器包括上混合扩散段(9)、下混合扩散段(10)和多回程混合扩散段各为一段圆管。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是一种使水、气流多次改变流向并延长流程的结构。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位于上混合扩散段(9)和下混合扩散段(10)之间,其上端与上混合扩散段(9)的下端相通,其下端与下混合扩散段(10)的上端相通。在解吸除氧系统中,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的上混合扩散段(9)与喷射器(1)相连,下混合扩散段(10)与解吸器(3)相连。
由于采用了多回程混合扩散器,使解吸除氧系统中喷射器和解吸器的高度差由6米缩小到4米左右,解决了因建筑物高度不够而给解吸除氧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带来的困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解吸除氧系统示意图;
图2具有多个同轴套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结构图;
图3图2的A-A剖视图;
图4具有一个同轴套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示意图;
图5具有横向蛇形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示意图;
图6具有竖向蛇形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示意图。
图中,1-喷射器,2-混合扩散管,3-解吸器,4-气水分离器,5-水封,6-热水交换器,7-电热器,8-反应器,9-上混合扩散段,10-下混合扩散段,11-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2-外套管,13-内套管,14-端盖,15-横向蛇形管,16-竖向蛇形管。
图2是一种具有多个同轴套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由上混合扩散段(9)、下混合扩散段(10)和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组成。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由多个同轴套管组成。本例中的同轴套管为两个,即外套管(12)上端有端盖(14),端盖(14)中部有一供上混合扩散段(9)通过的圆孔。外套管(12)下端有一通孔,与下混合扩散段(10)相接。内套管(13)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上混合扩散段(9)穿过外套管(12),上端盖(14)的孔插入内套管(13)中。
工作时,从喷射器(1)来的水、气混合体沿上混合扩散段(9)下行,在内套管(13)下部反向,沿内套管(13)内壁上行,至外套管(12)最上端,水、气流折回,沿内、外套管之间下行,在外套管(12),底部进入下混合扩散段(10)。最后,从解吸器(3)的下部进入解吸器。水中溶解氧向无氧或贫氧气体扩散的过程,在水、气流混合体从喷射器(1)经上混合扩散段(9)、同轴套管和下混合扩散段(10)进入解吸器(3)之前完成。
图4是仅具有一个同轴套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其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仅有一个同轴套管,即外套管(12)。上混合扩散段(9)插入其中。其工作过程与由多个同轴套管组成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相同。
图5是具有横向蛇形管的多回程混合扩散器。这种扩散器也是由上混合扩散段(9)、下混合扩散段(10)和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组成。这里的多回程混合扩散段(11)由一个水平排列的蛇形管(15)构成。横向蛇形管(15)上端与上混合扩散段(9)的下端相接,横向蛇形管(15)下端与下混合扩散段(10)的上端相接。其工作过程是,从喷射器(1)来的水、气、混合体先进入上混合扩散段(9),沿管下行经水平蛇形管(15),后进入下混合扩散段(10)最后从解吸器(3)的下部进入解吸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星光能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海淀区星光能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