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快速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3076.X | 申请日: | 199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3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家聪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A45D2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快速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将空气急速加热而达到高温的空气快速加热器。
以往空气加热器,在市场上所常见的不外乎是家庭用保温电热器与吹风机等产品,保温电热器是借助由电热器使空气于静态的状态下加热,而使周围温度升高的家庭电器;至于吹风机,是借助由电动机送风经由加热的线圈,而于动态状态下使流动的气体达到加温的目的;而此二种的电器无论是静态或动态,按其结构的设计均是适合于家庭之用而非工业用途,所以,仅能用于保温、吹发之用;而如果是要使用于工业的空气加热器,例如;稻壳的干燥之用、喷漆的加速溶解、暖气、或杀菌等等,则不仅需有够强的高温持续力,并且需要具备能节省能源的高效率,才合乎节省成本的要求;然而,目前在市面上所能见的工业用空气加热器大部分不能合乎上述节省资源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的目的的加热器,则便必需设置有相当长度的热化管道,而其又牵涉到制造成本的问题;所以,实际上这类工业用的空气加热器很少有人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是借助由压缩空气经由密闭的螺旋管道,经由其上加热的增旋片而使得空气达到急速加热的目的,尤其是在人体呼吸空气的加热上,为改善因呼吸冷冻压缩空气,致使生理上的不适应而引起病理反应,增加病患的负担时,本实用新型能以提供干净恒温空气,而解决仪器上及人体呼吸器官合适空气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可用于齿科治疗的保护用,牙科医生常使用压缩冷空气吹洗病患柱齿内的污染及齿内神经的治疗,而因其冷空气的影响,至使人知觉上非常的酸痛而无法忍受,所以,本实用新型能以提供温和的吹气,而减轻病患治疗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是使用作喷雾涂装的附属装置时,其加热的空气,可使涂料输送容易免于阻塞,并且彻底清除蒸气防止鱼眼状孔洞发生,并使油漆熔化及漆粒分布的均匀,进而使漆面表层亮丽隔湿防蚀等的多功能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可用于配管线路中水分的消除,配管线路因输送压缩空气积存凝缩水分覆盖于静电涂装,发生带电性极强,易生导电危害健康,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空气能消除湿气,防止静电涂装时漏电的发生。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包括:
导流箱,其用于供其它相关构件设置,其两侧边各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
旋流罩,其固接于导流箱底端面中央处,其呈中空状结构。
外罩杯,其固接于导流箱底端面外围处,以将旋流罩包围罩住,呈杯状结构,并在其底端处贯设枢接孔。
电热器,贯穿固定于外罩杯底端的枢接孔内,其上设有轴心杆,轴心杆延伸位于旋流罩内。
增旋片组,其穿固于电热器的轴心杆,并位于旋流罩内,其由预定数目的增旋片构成,而每一增旋片各贯通设有气孔。
如此,借助由上述的构件,便可组成能于短行程及短时间内将空气急速加热而达到高温的空气快速加热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快速加热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导流箱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导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包括导流箱(10)、旋流罩(20)、外罩杯(30)、电热器(40)及增旋片组(50)。
导流箱(10)供其它相关构件设置,请参阅图2所示,其两侧边(11)(12)各设有进气口(13)与出气口(14),进气口(13)位在侧边(11),而出气口(14)位在侧边(12)上,在导流箱(10)底端面中央处形成有锁接部(15),而在外围处形成有螺接部(16),锁接部(15)与螺接部(16)各设有螺纹段(151)(161),且进气口(13)内端延伸入锁接部(15)与螺接部(16)之间,而出气口(14)内端则延伸入锁接部(15)中心处。
旋流罩(20),请参阅图4所示,是螺接于导流箱(10)底端面中央处的锁接部(15),其呈中空状结构,在其内壁顶端处设有适当长度的螺纹(21),以与锁接部(15)的螺纹段(151)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家聪,未经徐家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