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泵轴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33185.5 | 申请日: | 199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陈立毅;郑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江汉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12 | 分类号: | F04D29/1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宗扬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轴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机械轴封装置,尤其是可广泛应用于高悬浮物、强磨粒性介质场合下的离心式砂浆泵和泥浆泵。
现有离心泵机械轴封装置型式较多,用于砂浆泵和泥浆泵的机械轴封,由于泵送介质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因此必须单独设置一套系统将润滑冷却介质引入密封腔,以润滑冷却密封端面。这样的润滑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管理麻烦,而且如一旦出现问题,就将会导致机械密封很快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离心泵轴封装置,使该装置的密封部分和润滑冷却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一体,从而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管理简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3个附图:
图1是离心泵轴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抛油耳环结构主视图;
图3是抛油耳环结构向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将轴封装置的密封部分和润滑冷却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来实现的,其中的润滑冷却部分是在轴封座的上部内腔制作成一个通气凸台油室,油室内的润滑油使整个机械密封端面浸泡在油液中,机械密封部分安装在具有油室结构的轴封座内。参照图1,现有离心泵轴封装置,由密封泵送介质的动环(6)及其上的硬质合金环(7)与静环(9)及其上的硬质合金环(10)构成的密封摩擦副(7、10)、由静环(9)和弹簧(11)构成的密封摩擦副(7、10)的弹簧补偿机构(9、11)和由密封润滑冷却介质的O型圈(14)和骨架油封(15)组成,动环(6)由叶轮(3)压紧在泵轴(4)端部台阶上且随泵轴(4)和叶轮(3)一起旋转,静环(9)和弹簧(11)安装在轴封座(5)内且不随泵轴(4)旋转,轴封座(5)安装在泵座(2)上。现有离心泵机械轴封装置有两种润滑冷却方式,一种是连续供给润滑冷却介质,另一种是间断供给润滑冷却介质,前者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后者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工作时密封摩擦副(7、10)发热,润滑冷却介质少量汽化,轴封座(5)内压力升高,润滑冷却介质从骨架油封(15)处泄漏,从而导致机械轴封寿命缩短或失效。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作了如下改进:参照图1,在轴封座(5)的上部内腔制作有一个通气凸台油室(12),油室(12)上方装有一个透气罩(13),透气罩(13)与大气相通,润滑油从透气罩(13)加入,使整个密封端面的密封摩擦副(7、10)浸泡在油液中;将静环(9)的防转销(16)轴向安装,使之对静环(9)具有防转作用和轴向移动的导向作用,从而通用弹簧补偿机构(9、11)使密封摩擦副(7、10)始终保持良好贴合;参照图2和图3,在动环(6)上制作一个抛油耳环(8),这样就能在没有及时加油而致油室(12)的油位下降时,也能使密封摩擦副(7、10)在较长时间内具有良好的润滑冷却及油膜的建立,从而延长了机械轴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将轴封装置的密封部分和润滑冷却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增加通气凸台油室(12)后,只用较小的空间就提高了润滑油的液位,使密封摩擦副(7、10)始终浸泡在润滑油中,从而确保了密封摩擦副(7、10)的油膜建立和良好润滑冷却;通气凸台油室(12)上方装有透气罩(13)后,使油室(12)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改善了骨架油封(15)的工作条件和解决了漏油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油室(12)内润滑油的散热,从而使密封摩擦副(7、10)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静环(9)的防转销(16)改为轴向安装后,具有对静环(9)的防转动作用和轴向移动的导向作用,从而通过弹簧补偿机构(9、11)确保对密封摩擦副(7、10)的良好贴合和确保轴封的密封;动环(6)上增加一个抛油耳环(8)后,即使没有及时给油室(12)加油而使其油位下降,也能使密封摩擦副(7、10)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油膜的建立及良好的润滑冷却,从而延长了机械轴封的使用寿命。所以,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高悬浮物、强磨粒性介质的场合,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管理简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按照图1、图2和图3加工零件,按照图1装配,其中一对硬质合金环(7、10)分别永久性胶接于动环(6)和静环(9)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江汉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江汉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