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夜间会车遇人侧后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92233240.1 | 申请日: | 199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钟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立君 |
主分类号: | B60Q1/18 | 分类号: | B60Q1/18;F21M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40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夜间 会车 侧后 照明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夜间会车遇人侧后照明灯,特别是一种遇人自动开启动开启延时自动关闭、会车与近光自动同步启用,灯体上代有防本车司机耀日遮光罩、永磁定位与镙栓定位两种固定方式的夜间会车遇人侧后自动照明灯。保证司机和行人不瞬间失明,不用在靠记忆盲目会车,能清楚的看清路面和来车车况,可有效的防止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夜间会车,由于灯光耀目,司机及行人无法看清前方路面和来车车型及装载情况,瞬间视力消失,使人精神紧张,不知车后有何障碍,对会车和行人安全十分不利,及易发生交通事故。
本新型的目地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夜间会车,遇人自动侧后照明灯;该会车自动侧后照明灯夜间遇行人时,在一定距离内自动开启延时关闭,使行人能安全顺利的通过。会车时与近光灯同步自动启闭,本车侧后照明灯为来车照明前方路面、所会车型及装载情况,保证视力良好,使夜晚会车轻松安全,一目了然。由于采用侧后灯照明会车,可将近光灯光柱压低,如此效果更佳。
本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根据不同国家交通规定选择侧后灯的安装方向,我国右侧通行,所有车辆均应安装在左侧,客车及相似车型安装在前侧面,其它车辆安装有前车轮翼子板的侧后沿,灯体同灯座间采用活球联接进行定位及方位调整。轿车采用永磁灯座底盘进行定位安装在车顶。电气控制盒与灯座一体,灯型可根据个人喜欢选择方型或圆型,防本车司机耀目遮光罩焊装在灯体近车侧及上方。调整侧后灯光柱与地面成10°左右的夹角、光柱距灯8米内落地防干扰后车。遇人自动启闭系统,采用红外传感自动控制,当人体进入监测范围时,红外能量使传感器有信号检出,经放大、比较、鉴别、处理后由HN911D的1脚输出指令信号,由开关电路控制侧后灯的启闭及延时。会车时经逆阻二极管由近光灯电源向侧后灯供电与其同步自动启闭。遇人自动开启时由逆阻二极管隔断近光回路,此时侧后灯独亮,与近光即可同步又可自动独控互不干扰。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新型可彻底解决夜间会车遇人时司机及行人看不清前方路面和来车装载情况,保护眼睛,防止瞬间失明和盲目驾车、紧张易发生危险的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造福于人类。本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生产和实际安装,可世界性推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2、侧后照明灯立式安装型侧视结构图;
图3、侧后照明灯侧式或安装型主视结构图;
图4、侧式安装型侧视图。
图1中:1近光灯,2侧后照明灯,3、7二极管,6电阻,5三极管,8电容,9继电器,4稳压集成块,10红外传感器厚莫组件HN911D11电位器,20、21、22、23、24、25组件引出端,26仪表照明电源,27近光灯电源,9-1继电器触点。
图2中:1灯体,2电气控制盒,3遮光罩,4球型定位栓,5球型定位磨擦握,6灯座调固镙母,7定位上紧镙栓,8灯-车固定镙母,9灯体底盘,10引线。
图3中:4球型定位栓。
图4中:1电气控制盒,2灯体,3遮光罩。
本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在图1中,二极管3的正端接近光灯1的电源线27,3的负端接侧光灯2及继电器触点9-1的一端,9-1的另一端于仪表照明电源26、稳压集成块4的30端,三极管5的集电极相接,4的28端接地,29端接HN911D组件10的20端,三极管5的其极接10的25端,10的23端接地,21、22端接电位器11。三极管5的发射极接电阻6的一端,6的另一端于电容8的正极,继电器9的一端,二极管7的负极相接,电容8的负极,继电器9的另一端,二极管7的正极接地。侧光灯2的另一端接地。
在图2中:侧后照明灯体1焊装遮光罩3,1的下端焊装球型定位栓4,灯体与灯座间采用活球连接器4、5,灯座调固镙母6与定位镙栓7配合上紧,灯座底盘9与车灯固定镙母8配合上紧将侧后灯固定在车身上,引线10分别接近光电源和仪表照明电源。电气控制盒2的外防护壳底部与灯体底盘焊接在一起。
在图3中:固定及调整结构于图2相同,球型定位栓4焊装在灯体的侧面。
在图4中,电气控制盒1的外防护壳的后侧于灯体2的后部相焊装,遮光罩3于灯体2的上部相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立君,未经钟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