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负阻集成电路器件无效
申请号: | 92233830.2 | 申请日: | 199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第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11/52 | 分类号: | H03H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集成电路 器件 | ||
通用负阻集成电路涉及电学领域的阻抗变换类,具体说,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外部电路形式分别产生电压倒置型负阻抗特性和电流倒置型负阻抗特性的集成电路器件。
现有的负阻抗电路种类繁多,可分为电压倒置型和电流倒置型两类,91103916、3提出的专利申请属电压倒置型,而电流倒置型负阻电路则可在许多教科书上找到。这两类负阻电路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能互换使用,但是作为集成电路产品,则希望器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有时还需要器件具有共模抑制能力,现有技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既可以分别接成两个电压倒置型电路或两个电流倒置型的电路,又可以接成两个不同类型的电路,还可以接成一个具有共模抑制能力的电流倒置型电路的通用集成电路器件。
实现这一任务是由于在器件内部设置运算放大器A1、A2,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A1同相输入端接引脚3,并通过R12接引脚14,通过R10接引脚1,通过R3接引脚11;A1反相输入端通过R8接引脚1,通过R6接引脚13;A1的输出端接引脚2;A2的同相端接引脚8,并通过R13接引脚7,通过R11接引脚6,通过R4接引脚11;A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R9接引脚6,通过R7接引脚12;A2的输出端接引脚5。这些元器件排列成完全对称的两组网络,其中,R3、R4、R6、R7、R8、R9、R10、R11电阻阻值相等,R12、R13远远小于R3、R4等电阻两组网络可分别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工作原理。
以右侧网络的使用为例,当接成图3方式时,等效电路见图4,由于R4、R7、R9、R11电阻相等,R11与RB的并联值等于nR4,ZA远远小于R4,以电流激励分析,并假设运算放大器处于理想状态,可以列出近似的阻抗表达式:
RZ=ZA(n-1)/(2n) (1)
不难看出,在n=1时(即RB为无穷大),RZ=0;n小于1时,RZ为负值,由于ZA可以是电阻、电容或电感以及组合网络等,RZ呈现的可以是负电阻、负电容或负电感等特性。上述情况是在电流激励状态下取得的,若改用电压源激励,电路内将出现正反馈大于负反馈的情况,使电路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这种联接方式属于电压倒置型负阻抗类型。
若将R4的下端改接另一信号源,就形成图5形式,这时,负阻抗端就是信号输出端VO,VO开路时,VO=Vi,从VO看进去的等效电路,是一个信号源与一个负阻抗的内阻串联,若Vi信号源内阻为零,负阻抗值仍可用(1)式表示。
现在以左侧网络的使用为例,联接成图7的形式,其等效电路见图8,以电压源激励,等效阻抗可表达为:
RZ=-Z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第一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第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井下事故的多功能打捞器
- 下一篇:防脱晒衣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