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复燃及脱硫功能的流化床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2233887.6 | 申请日: | 199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仪;张绪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9/00 | 分类号: | F23C9/00;F23C11/02;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复燃 脱硫 功能 流化床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脱硫及飞灰复燃系统的流化床锅炉。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一般都采用飞灰复燃技术,即将锅炉尾部干式除尘器的飞灰回送到锅炉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这种复燃技术显然可以部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和克服高烟尘排放浓度的缺点,但对于流化床锅炉,特别是循环床锅炉来说,为了不增加锅炉的飞灰量,一般只将一电场的飞灰返回炉内燃烧,而较细的二、三电场的飞灰却不能被利用。这对于其它不分级的干式除尘器来说,其飞灰就难于利用。因而造成飞灰含碳量偏高,也降低了飞灰的可利用率。因此,有效地提高飞灰的可复燃性已成为目前值得重视的问题。另外,目前流化床锅炉及循环床锅炉在脱硫燃烧技术中,大都采用在燃料中添加石灰石细颗粒或在炉内直接喷钙等方法来达到脱除烟气中SO2的目的。但此种方法钙利用率都较低,而且此种方法对于循环床锅炉来说,由于投入大量的石灰石细粉,造成锅炉飞灰量大,炉内磨损严重。且停留时间与颗粒活性存在矛盾。即过细、停留时间过短,颗粒活性变差。为克服这些缺陷,中国专利申请8510101公开了一种″粒状脱硫剂″,这种″脱硫剂″是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加一定的粘结剂和水团聚而成。这种″粒状脱硫剂″可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及钙利用率,但很难满足不同容量的锅炉对脱硫剂粒度的要求,而且需要建立固定的生产基地,这会给用户在运输及存放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飞灰复燃兼脱硫功能的流化床锅炉,该锅炉既可实现飞灰复燃功能,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和飞灰的可利用率,又能同时达到提高脱硫时钙利用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采用飞灰复燃及石灰石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在干式除尘器和球磨机之间增设一套造粒系统,该系统是由搅拌机,成坯机,拨粒机以及输送系统组成。即来自锅炉尾部干式除尘器的飞灰和经球磨机磨细后的石灰石细粉按一定比例进入搅拌机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水,经搅拌后进入成坯机,经拨粒成型后与燃料一起送入锅炉,即可达到飞灰复燃及脱硫的双重功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及其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成及其运行状况:
从锅炉尾部[1]出来的飞灰通过干式除尘器[2]收集后,进入双轴搅拌机[3],来自石灰石仓的石灰石经破碎机[4]将石灰石破碎至一定大小的颗粒,一般为10~20mm左右,再经球磨机[5]磨至成小于150μm的细粉,然后进入搅拌机[3]与一定量的飞灰混合,并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之后进入螺旋成坯机[6],并在螺旋成坯机的出口有一拨粒机[7],该拨粒机为一飞速旋转的细钢丝,钢丝上可带针或不带针,它可将物料拨制成细小的颗粒,一般在百微米以上。此种用飞灰和石灰石细粉混合制成的″脱硫剂″,可与燃料一起进入锅炉燃烧室,即可起到飞灰复燃及脱硫的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积极效果:一方面造粒系统可燃用干式除尘器的全部飞灰,因而使飞灰的含碳量明显下降,既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又提高了飞灰的可利用率。同时对于脱硫而言,该造粒系统使用石灰石加飞灰制成的脱硫剂,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和钙利用率,满足不同容量的锅炉对脱硫剂粒度的要求,而且还能在不增加其飞灰量的情况下,增大物料的循环量,从而提高了锅炉出力及燃料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相萃取样品预处理柱
- 下一篇:具有导流装置的卫生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