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断电单相漏电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2233944.9 | 申请日: | 199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衡水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双胜 |
地址: | 0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断电 单相 漏电 开关 | ||
1、一种由壳体和电路组成的单相漏电开关,其特征是采用三端双向晶闸管,以无触点的方式控制输出电压的通断,整个电路安装于壳体内,整个电路由漏电触电采样电路、过电流过电压采样电路、电容降压整流电路、晶闸管触发信号控制电路和晶闸管开关等几部分组成,其漏电触电采样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TA1、电容器C4、可变电阻VR1等组成,过电流采样电路由电流互感器TA2或线绕电阻R8、电容器C5和可变电阻VR2等组成,电容降压整流电路由电容器C1、电阻R4、二极管VD1、VD2和电容器C2等组成,晶闸管触发信号控制电路由晶体三极管V1、V2、单向晶闸管VS2、二极管VD3-VD8和晶体三极管V3组成,晶闸管开关由三端双向晶闸管VS1组成,壳体上设有电源进出线接线桩,接线桩附近设有“相线”和“零线”标记,壳体上还设有复位开关,试验按钮开关,工作状态指示器和铭牌,整个开关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使得当无人触电及漏电触电电流小于漏电开关动作电流值时,漏电开关内的三端双向晶闸管VS1是导通的,漏电开关正常向负载供电,当触电或漏电电流达到或超过漏电开关动作电流值时,三端双向晶闸管VS1在0.02秒内快速关断,停止向负载供电,漏电开关输出接线桩以下部位处于安全的无电状态,故障消除后,按动复位按钮开关S1即可恢复正常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端双向晶闸管VS1必须接在漏电开关的相线导线上,其阴极直接或者通过过电流采样电阻与漏电开关相线进线接线桩相连,其阳极通过漏电开关内的相线导线,在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上绕若干匝,然后再与相线出线接线桩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晶闸管触发信号控制电路采用电容降压整流电路供电,电容降压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直接接在漏电开关内的相线与零线导线上,其中接有降压电容的一个输入端接在零线导线上,另一个输入端接在三端双向晶闸管的阴极与漏电开关的相线进线接线桩之间,降压电容上并接了泄放电阻R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端双向晶闸管的触发电流取自晶闸管触发信号控制电路,晶闸管触发信号控制电路的核心是单向晶闸管VS2,三端双向晶闸管VS1的触发极通过二极管VD6、VD7与单向晶闸管VS2的阳极相连,当漏电开关正常向负载供电时,单向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其阳极与阴极间的电位差大,使三端双向晶闸管获得触发电流而处于导通状态,漏电、触电、过电流或过电压达到动作值时,单向晶闸管由关断变为导通,其阳极与阴极间电位差变小,使三端双向晶闸管得不到触发电流而关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向晶闸管VS2的触发灵敏度无特殊要求,单向晶闸管VS2的工作状态通过二至三只晶体三极管间接受漏电触电采样电路的控制,即发生漏电触电时,由零序电流互感器产生的感应电流经过二至三只晶体管组成的电路进行处理,然后再触发单向晶闸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晶闸管VS2的阳极侧或阴极侧串接了复位按钮开关S1,该开关的触点平时处于闭合状态,当漏电开关保护动作之后需要重新向负载供电时,按动复位按钮开关,就会使单向晶闸管关断,使三端双向晶闸管导通,漏电开关恢复向负载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电流采样电路的过电流信号由电流互感器TA2提取,也可以由采样电阻R8提取,信号输送到与V1并联的晶体三极管V3的基极,当达到保护动作标准时,V3集电极电位降低,进而使单向晶闸管VS2导通,三端双向晶闸管VS1关断,实施过电流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可以是单独的壳体,也可以是与基它电器同装于一壳的壳体,其它电器是指电源插座、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仪器仪表及各种电控设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衡水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未经河北省衡水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9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管接头
- 下一篇:无损耗电阻器式直流调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