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吸尘黑板擦无效
申请号: | 92233963.5 | 申请日: | 199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4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发明(设计)人: | 华尔天;李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尔天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吸尘 黑板擦 | ||
本实用新型属文化教育用品,亦可作刷除衣物和其它日用品上灰尘污物之用。
本实用新型问世之前,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甲35号宋九成先生发明了吸尘黑板擦,其申请号88200897.8,公告号CN2031361U,公告日1989年1月25日。它向人们披露了一种直交流两种电源供电,驱动电机带动吸气叶轮高速旋转,形成负压,把粉尘吸进集尘室内的黑板擦。该黑板擦的优点是转速高,吸尘率高。但欠佳之处是黑板擦毛毡透气性差,该处的粉尘不易吸入,易结粉层,产生落层现象;集尘室装卸结构欠明显;体积较大,结构略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转速高、吸尘率高、刷毛透气性好、不易结粉层、整机易于装卸、结构简单的便携式吸尘黑板擦。
为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设计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动力、刷体、加速区、扩散区、贮尘腔五部分组成。动力部分由直流电机(12)、充电电池(31)、电器板(11)、盖板(9)、风扇(19)、自攻螺钉(13)、充电插头(14)、金属片(15)、推力开关(16)、压板(17)、电源指示灯(18)、功率开关(24)组成;刷体部分由板刷机体(26)、凸头(27)、刷毛(28)组成;加速区部分由板刷基体(26)上处于中间位置的喇叭形吸尘腔(21)及板刷(2)的凸头(27)与壳体(10)连接组成的喇叭形加速区吸尘腔(21)组成;扩散区部分由下网板(3)和中网板(4)之间的空间和中网板(4)和上网板(5)之间的空间组成;贮尘腔部分由贮尘腔(6)和次贮尘腔(25)组成。其特征是动力部分的直流电机(12)由盖板(9)支托固定,置于板刷(2)的上方中心位置,它的一端套在壳体(10)的凹部;盖板(9)的一端以卡扣形式固定于壳体(10)的凸台上,另一端由自攻螺钉(13)固定在壳体(10)上。直流电机(12)的输出轴上装有风扇(19),电器板(11)亦由盖板(9)支托固定,充电电池(31)固定于电器板(11)上,刷体部分的板刷(2)的刷毛(28)排列于加速区吸尘腔(21)的周围,吸尘腔呈喇叭形置于刷毛的四周的中间位置;扩散区中设有下网板(3),中网板(4)上网板(5),网板的网格下疏上密,各网板均插在壳体(10)的沟槽中;贮尘腔(6)设置于壳体的尾部,它是采用卡扣和导槽与壳体(10)相联接的。其特征是壳体(10)、板刷(2)、下网板(3)、中网板(4)、上网板(5)、贮尘腔(6)等构件组成的部件,利用塑料材料特性,采用卡式结构联结,每构件均可方便地装拆,以便于清除各构件上的粉尘;上网板(5)左边置有小刷(22)寄存室,与上网板(5)连为一体;充电插头(14)置于壳体(10)的内腔壁上。其特征是风扇(19)的扇叶(23)是以一定倾斜角度,均布于扇毂(30)圆周上的曲面,扇毂(30)为一球状曲面,板刷(2)的凸头(27)与壳体(10)联接而组成喇叭形加速区吸尘腔(21),在板刷(2)的中间也设置有喇叭形加速区吸尘腔(21),板刷(2)上还设有次贮尘腔(25),板擦套(1)置于整个吸尘黑板控的最下方,与壳体(10)以沟槽联接,也可以采用卡扣式联接可方便地装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高速直流电机带动风扇旋转,产生负压,粉尘经刷毛(28)的缝隙卷入呈喇叭形的加速区,随即被扩散区中的下网板挡尘和次贮尘腔贮尘,再经中网板、上网板二道挡尘线,由于使用时贮尘腔方位朝下,被挡的粉尘较易落入贮尘腔(6)中。剩余的负压气体由壳体上开设的许多排气孔(8)排出,图1中只示意地画了三个。因板刷(2)所用的刷毛(28)排列并不紧密,尢其是加速区入口处又无毛毡,黑板擦上的粉尘擦一段,即被吸入加速区,所以不易结粉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较小巧、吸尘率高、不易结粉层、低噪声、装卸方便、电能补充方便、使用后用板擦套套住刷毛,清洁卫生,是教师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学用具。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还作了A-A阶梯剖、B向视图。
附图2是A-A阶梯剖。
附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附图4是板刷(2)的主视图,其上刷毛(28)采用省略画法,(25)为次贮尘腔。刷毛(28)是与板刷(2)的基体(26)一次性注塑成形的。
附图5是图4的俯视图,所视的(27)为凸头,为板刷的安装定位所用。
附图6是图4的E向视图。
附图7是风扇(19)的主视图。
附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附图9是图7的俯视图。
附图10是图9的B-B剖视图。
附图11是图9的D-D圆柱剖视图。
附图12是图7的A向视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尔天,未经华尔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肿瘤手术导向仪探头
- 下一篇:捆包机工作程序电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