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纤气流成网机无效
申请号: | 92233989.9 | 申请日: | 199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冷纯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纺织工业技术经济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2 | 分类号: | D04H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成网机 | ||
本实用新型是对气流成网机的改进。
为了解决纺织原材料紧张的矛盾,纺织废料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废纤自身特点是主体纤维长度较短,长细度离散较大短绒多,单纤维强度低。利用现有设备如兰多式气流成网机加工,成网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关键。成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纤维损伤大,涡流现象严重,不能用来加工酚醛树脂热聚合废纤汽车衬垫材料,现有的兰多式气流成网机,如图2所示,纤维通过给棉板9进入给棉罗拉3,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之间构成握持力,刺辊5(锡林)对喂入纤维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纤维在补风口11的风压作用下,进入纤维输送风道10,通过尘笼吸风道形成纤网。用这种设备生产废纤非织造布,其缺点是(一)成网均匀性差,不均率一般为10-12%。由于成网是单尘笼结构,难以使树脂粉在纤网中均匀分布。因为树脂粉在自重的作用下都会集中在纤网的下层,造成最终产品一侧强力大,另一侧强力小,既影响质量,又影响产品的外观。(二)是制成率低,最高只能达80-82%。不仅由于成网性差而影响制成率,也由于现有设备都设有补风口,由于补风控制不好,纤维输风道长,达500mm,造成输送纤维风道出现涡流,从而影响气流成网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废纤气流成网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技术中的单尘笼改为上下两个尘笼,尘笼形状为圆筒状,筒身上开有微孔。上尘笼开孔率(孔数与面积比)为40%,下尘笼开孔率为60%,尘笼一端封闭,另一端与风机的风筒相连。 其结构 取消了补风口,锡林与尘笼间的距离缩短,尘笼与 锡林的表面距离达120-160mm。
由于采用了双尘笼结构,当纤维和树脂粉通过输送道以后,达到了双尘笼表面,双尘笼同时对纤维和树脂粉起到凝聚作用。通过上下两个尘笼开孔率不同,克服了树脂粉由于自重引起沉积在纤网下层的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不设补风口,大大缩短了纤维输送风道,缩短了梳理弧长,减少了梳理环,风量风压便于控制,涡流现象得到缓解,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生产废纤维织造布的制成率可达到90-92%,成网均匀性好,不匀率可控制在5-8%范围内。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兰多式气流成网机结构示意图
1废纤,2喂入帘,3上喂入罗拉,4下喂入罗拉,5锡林,6上尘笼,7下尘笼,8输出帘,9给棉板,10纤维输送风道,11补风口。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喂入帘、上下喂入罗拉、上下尘笼、梳理锡林、输出帘、风机、电机均固定在机架上。上下尘笼的形状是带微孔的圆筒。上尘笼开孔率为40%,下尘笼开孔率60%。尘笼一端封闭,另一端与风机的风筒相连上下尘笼表面到锡林表面的距离可在120-160mm之间任意选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纺织工业技术经济开发公司,未经吉林省纺织工业技术经济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3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侧壁式排油烟柜
- 下一篇:双炉膛半煤气常压热水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