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杆式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2234176.1 | 申请日: | 199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兴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兴昭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柯 |
地址: | 33261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杆式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乘骑者驱动的轮式车辆,尤其是一种踏杆式自行车。
现在使用的自行车主要是利用曲柄、链轮、链条和飞轮系统或曲柄、伞型齿轮和传动轴系统将动力从三角架底部的中轴传递给后轮轴,驱动自行车前进。这种自行车结构复杂,传动效率较低,乘骑者易于疲劳。中国专利CN2042447U中公开了一种“杠杆式自行车”,它是由设置在后轮轴上的棘轮和踏脚杆及其上的驱动键所构成的传动装置驱动。这种自行车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自行车的上述不足之处,但仍然存在着结构较复杂,传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尤其是开放式的单个驱动键和棘轮连接,易于沾污、摩损和锈蚀而损坏,加之踏脚杆的左右摆动,易使驱动键与棘轮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驱动省力,传动效率高、效果好且不易摩损的踏杆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实施下列技术方案得以达到。将传统的自行车架结构改变成“∏”形,即用一根横杠将前、后叉连接起来。摒除曲柄、链轮、链条等现有的传动装置,取而代之以由棘轮棘爪机构、连接块及脚踏杆组成的踏杆式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是在后轮轴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棘爪处于内圈朝外或处于外圈朝内的棘轮棘爪机构,其外圈上嵌套有与其紧密配合的连接块,它与一前端设有脚踏板的脚踏杆刚性连接,左右脚踏杆由一根穿过固定于车架上滑轮中的滑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下列措施获得更佳的效果:
(1)在连接块上固定一定位栓,使连接块与脚踏杆运动到一定位置时,由定位栓抵住后叉而限定其极限位置。
(2)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采用现有的自行车飞轮主结构形式,使其处封闭状态,嵌入连接块之中并紧密配合,以便简化生产和装配工作。
(3)在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中,采用沿园周方向均布2~4个棘爪键的结构,使所传递的动力更为均匀地分布,并可减少其摩损。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在包括车头1,前叉2,前轮3,后叉4,后轮5及座椅6等的传统自行车基础上,将一较高强度的横杠7连接前叉2和后叉4,形成一“∏”形车架结构而代替传统的三角架结构。在后轮轴8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上普通自行车用具有二个棘爪17的飞轮9,其外圈上以紧密配合形式嵌套有一长形连接块10,其后部园弧部分的适当位置上固定一个定位栓11,而其另一端用螺栓紧固并嵌入一根前端设有脚踏板12的脚踏杆13。在横杠7的下部焊接有一个穿有滑轮14的支架15,一韧性钢索16穿过滑轮14分别将左右两根脚踏杆13连接起来,由此构成踏杆式传动装置以取代由曲柄、链轮、链条等构成的现有传动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乘骑者可通过上下踏动左右两根脚踏杆13而带动连接块10和飞轮9转动,进而通过棘轮棘爪的作用驱动自行车前进。左右脚踏杆13又通过钢索16的牵引而交替往复上下,并由连接块10上的定位栓11限定其上下运动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
(1)结构简单紧凑。由于采用“∏”形结构和踏杆式传动装置,大大简化了整车的结构,减轻了车身重量,而且可使前后轮的间距缩短,减少车身长度。
(2)传动效果好效率高。因为取代了传统的曲柄、链条传动方式,增加了力臂长度,减小了传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失,使动力传递更为直接、有效,也更为省力。
(3)摩损小寿命长。结构的精简略去了一些易摩损的零配件,尤其是传动装置的改进,降低了其摩损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给自行车的使用和维修带来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兴昭,未经于兴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密码锁头和万能可变钥匙
- 下一篇:粗纱塑壳瓷芯托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