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加热炉无效
申请号: | 92234364.0 | 申请日: | 199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上加料上加热的熔体加热炉,可用于有色合金熔炼,热浸镀锌,热浸镀铝等领域。
已有的燃料加热炉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反射式炉,另一类是坩埚式炉。反射式炉是在熔体上方加热,无坩埚,侧面投料,其特点是能源利用率较高,熔体质量也较好,但由于无法实现上投料,因此,操作不方便,热浸镀等工艺无法应用。坩埚式炉的炉口设在熔体上方,其操作方便,但由于加热是在熔体的侧面或底部,热量要通过坩埚壁传递,炉膛工作温度高,热损失大,而且要求坩埚的导热系数大,化学稳定性强,既使这样,坩埚材料对熔体的污染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燃料炉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热效率高,提高熔炼和热浸镀质量的新型燃料加热炉。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叙述如下:
图1是燃料加热炉的纵剖面图;
图2是燃料加热炉中侧墙烟道5的内侧墙烟道纵剖面图;
图3是图1的横剖面图;
图4是圆形炉体的横剖面图;
图中1是熔池内的熔体,2是插入熔体1内但不到底的隔离墙,3是燃烧室。4是烧(喷)咀孔,5是侧墙烟道,6是二次空气入口,7是二次空气与烟道间的隔板,8是二次空气通道,9是排烟道,10是耐火层,11是保温层,12是炉口,13是烧(喷)咀。
由炉体、合金熔池、燃烧室、烧(喷)咀组成的燃料加热炉,其特殊之处是为实现上加料加热,将炉口12和燃烧室3布置在合金熔池的上方,炉口12布置在中间,燃烧室3布置在炉口12的周围,烧(喷)咀13装在炉体的侧壁上,其出口4与燃烧室3相通。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对熔体1均匀迅速加热,在合金熔池的侧壁上装有侧墙烟道5,其上部分别与燃烧室3、二次空气通道8、排烟道10相通,在侧墙烟道5的外侧砌筑耐火层10,再外面为保温层11,最外层为钢板炉壳。
以上所说的燃烧室3是这样构成的:它由插入熔体1内但不到底的隔离墙2、侧烟道5和熔体1的上表面所围成的封闭空间构成,在燃烧室3的壁上开有烧(喷)咀孔4,烧(喷)咀13装在孔内。
以上所说的侧墙烟道5布置在合金熔池的侧壁周围,可根据具体要求全布置或部分布置。侧墙烟道5采用竖长的双层结构,靠近合金熔体一侧为内侧墙烟道,其上部与燃烧室3相通,外层为外侧墙烟道。在内侧墙烟道的顶部设有二次空气入口6,它与布置在炉体上部的二次空气通道8相通,由于内侧墙烟道与燃烧室3联通,可使燃烧室3内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随高温烟气排入内侧墙烟道5内,并与由二次空气入口6喷入的二次空气混合继续燃烧放热,通过侧墙传递给熔体1。内侧墙烟道实际上起到了辅助燃烧室的作用。为了实现对熔体1均匀加热,对高温燃气(或烟气)的流向需加以控制,因此,在内外侧墙烟道内均设有隔墙在隔墙的上下部位交错开有烟气流通口,并且在内外侧墙烟道之间也设有烟气流通口,外侧墙烟道的出口与布置在炉体上部的二次空气通道8附近的排烟道9相通。这样即可使燃烧室3内排出的烟气(或燃气)在内侧墙烟道内上下往复流动,实现对熔体1的均匀加热,然后烟气再经内外侧墙烟道之间的烟气流通口进入外侧墙烟道,以与内侧墙烟道相反的方向上下往复流动,最后进入排烟道9排出。外侧墙烟道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烟气余热对炉体保温以提高热利用率。排烟道9靠近二次空气通道8布置,目的是利用烟气余热对二次空气预热,使二次空气进入内侧墙烟道后立即与燃料混合燃烧,因此,二次空气通道8与排烟道9之间的隔板7应选用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为宜。
为了使合金熔池内的熔体1不至于流入侧墙烟道内,内侧墙烟道上部与燃烧室3相通的烟气流通口要高于熔体1的上表面。考虑到合金熔池底部的熔体温度不宜过高的要求,侧墙烟道的底部可高出合金熔池底面100-200mm。
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合金熔池可以采用圆形式其它形状结构,若采用圆形结构,烧(喷)咀13可沿燃烧室3的切线布置,这样由于喷入的燃油或燃气可沿圆形燃烧室壁面旋转流动从而大大改善燃烧效果。
上述方案的优点是:由于将炉口和燃烧室布置在熔体的上方,把熔体的上表面划分成反射炉式的上加热表面和操作表面,克服了现有加热炉不能实现的上加热上加料的缺点,从而使炉子整体结构更为合理,这样不仅具有反射炉热效率高的优点,而且加料操作方便,由于不用坩埚,避免了坩埚材料污染熔体,特别是采用侧墙烟道结构,使炉子的热效率与加工工艺性明显提高,此外使热浸镀等工艺能够在该炉上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通过以下实施例实现:
实施例1 用于钢结构件热浸镀锌工艺的加热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业大学,未经吉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