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磁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5180.5 | 申请日: | 199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发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A23L2/00;C12H1/16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卷书 |
地址: | 413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磁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磁化器。
现有的液体磁化装置、器具,如“磁化水杯”、“磁化保温瓶”等,一般是将成对磁体安放在容器的上下两端或其纵侧,因而成对磁体的极距大,降低了液体磁化效果。相继设计研制的“磁化(酒)瓶”、“漏斗式磁化水器”等,是将磁体环套或成对安放在容器的进出管口部,这虽缩小了极距,但也由于磁程太短,仍不利充分发挥磁体的磁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极距小、磁程长、显著提高液体磁化效果的磁化器。
本实用新型是将一个具有较长磁程、较小极距的磁化器安置液体容器的进(出)管口部,其磁化器由外壳、内壳、磁体、中轴管、座片部件结构组成,其具体技术方案是:
将外形呈圆筒状、沿中轴线所开圆孔大于中轴管外径1-6mm的磁体,下端紧贴座片环套在中轴管的外围。
将下部开有两个以上与中轴管管道相通向下通向外侧出液孔的中轴管,与座片具有同一中轴线垂直相交连为一体。
将内壳从座片底部向上罩复磁体,并使其上口突钩扣挂于磁体的上缘周边。
将上部缩小、外形呈圆柱台阶状、高度超出中轴管上部高度的外壳,从上往下罩复中轴管与内壳,并使其上部内壁将中轴管颈部嵌卡固定其中。外壳从中部至下端的壳壁内径大于内壳的外径1-6mm,其上部还具有加强增厚的连接紧固壳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制作,使用时,液体可从中轴管进入向下流往中轴管下部通相外侧的出液孔,外侧出液孔的液体又可向上从中轴管与磁体之间的间隙流往磁体的上端,流往磁体上端的液体最后经磁体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入容器。因此,液体在较小间隙(即磁体极距)中经过磁体上下迂回三次,比同样磁力大小的磁体磁程延长三倍,从而大大提高了液体磁化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将食油、饮料与酒类进行磁化,如用于安置在自来水龙头的口部将饮用水磁化,对于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帮助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石等多种疾病,延年益寿其作用更大,它不仅比磁化水杯、瓶、壶等器具获得较多的磁化用水,同时还克服了磁化水杯、瓶、壶器具因使用位置变动,在靠近具有磁体的电视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发生磁性对抗矛盾。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作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于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新型纵剖示意图。
图2、为图1、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置在自来水龙头的组合示意图。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环套在中轴管[4]外围的磁体[3],外形呈圆筒状,沿中轴线开有大于中轴管[4]外径4mm的圆孔,其下端紧贴在座片[5]的上面。中轴管[4]垂直座片[5],与座片[5]具有同一中轴线相交焊接连为一体,在中轴管[4]的下部开有两个与中轴管[4]管道垂直相通通向其外侧的出液孔。内壳[2]从座片[5]的底部向上将磁体[3]罩复于内,其上口突钩扣挂磁体[3]的上缘周边。从上往下将内壳[2]及中轴管[4]罩复的外壳[1],其上部缩小,外形呈圆柱台阶状,高度超出中轴管[4]的高度,内壁将中轴管[4]的颈部嵌卡固定其中;外壳[1]从中部至下端的壳壁内径大于内壳[2]的外径4mm,外壳[1]的上部还具有加强增厚的连接紧固壳壁,便于安装连接液体进(或出)口龙头或者通液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中轴管[4]与座片[5]均采用能磁化的金属材料制作,其外壳[1]与内壳[2]采用塑料或其他非磁化金属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发,未经李明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5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寒型感冒电热药疗袋
- 下一篇:长颈玻璃瓶易启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