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阻消锤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92235610.6 | 申请日: | 199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福远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阻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输送流体管路中用的一种无阻消锤止回阀。
在用机泵提升的输送流体管路中,突然停电或其它机械事故在所难免。为防止管路中流体倒流而造成机泵超速倒转或泵房被淹,往往都在机泵的出口处装有止回阀。
在国内,目前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等七个委(部)推广的“微阻缓闭止回阀”(见机委科[1987]207号文件《关于下达机械工业第十批节能产品推广项目的通知》中的第14项)曾获国家专利权(申请专利名称为一种微阻限锤止回阀、申请日861108,申请号86209015)。此止回阀目前在国内虽属皎皎者,仍有不足之处:其一阀板尽管较轻,但靠流体旋启,对流体仍有一定阻力;其二阀板在止回时与小活塞接触时有撞击声且缓冲开度较小,仍达不到完全消除水锤作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阀板开启后对流体无阻力、逆止时无噪声并完全可消除水锤的无阻消锤止回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由阀体、旋转轴、阻力臂和阀板组成的止回阀体外设一变速液压装置。该装置是由缸体、滑动活塞杆、活塞、液压管和节流阀等构成,滑动活塞杆全行程的下部分可在活塞孔中滑动。在缸体的上下部通过液压管和节流阀与止回阀的进、出水端相接通。滑动活塞杆的上端通过动力臂与旋转轴相联接,旋转轴又与阀板上的阻力臂相联接。该变速液压装置是利用止回阀内流体的压力、流体对阀板的冲击力及阀板的自重驱动变速液压装置来控制阀板上起开度可达100%,实现对流体无阻力的;又利用滑动活塞杆和活塞对流体的排量不同达到变速控制阀板的逆止过程,从而达到完全消除水锤产生的目的。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工作时无震动、无噪声、使用寿命长;二是阀板开度可达100%,对流体无阻力;三是阀板在逆止时可变速,可彻底消除水锤产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变速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其工作原理。
参见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是由阀体1、旋转轴2、阻力臂3、阀板4、动力臂5、变速液压装置6所组成。旋转轴2串在阀体1上,在阀体1内部分与阻力臂3键联接,在阀体1外端部与动力臂5键联接。阻力臂3又与阀板4铰接。
参见图4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液压装置6是由缸体12、滑动活塞杆13、活塞14、液压管(7、10)、节流阀(8、11)缸座9等构成。滑动活塞杆13全行程的下部分可在活塞14的孔动,它的上端与动力臂5铰接。在缸体12的上下口通过液压管(7、10)和节流阀(8、11)分别与止回阀的出、进水端相通。
变速液压装置利用止回阀体内流体的压力、流体对阀板的冲击力及阀板的自重驱动滑动活塞杆带动动力臂←→旋转轴←→阻力臂←→阀板,来控制阀板上起下落的速度和开度,来达到止回阀实现无阻消锤的功能。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机泵工作时:流体由阀体1的进水端通过节流阀11和液压管10进入缸体12的底部。由于滑动活塞杆13的排液量较小,流体推其快速上升来协助阀板4在流体的冲击下快速上升,此时可快速增大阀板的开度以降低机泵的起动电流。当滑动活塞杆13的下台肩a与活塞14下端面接触时,滑动活塞杆13与活塞14共同上升,直至使阀板4开度达100%。由于滑动活塞杆13在缸体12底部流体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矩大于阀板4自重所产生的阻力矩,阀板4保持不下落,开度可达100%,对流体不产生阻力。
机泵停止工作时:液体正在快速换向,由于缸体12下部压力减小,滑动活塞杆13的动力矩远远小于阀板4自重产生的阻力矩,阀板4快速下落(目的是减少流体的回流量)。当滑动活塞杆13上台肩b与活塞14上端面接触后共同下降,由于排液量增大,在节流阀11的作用下阀板4逐步缓闭,使管路中的流体有一定的回流量,这就缓解了水流的冲击,达到完全消除水锤对管路的破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福远,未经赵福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5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