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记忆合金温控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5842.7 | 申请日: | 199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柏;李永森;金伟;于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37/72 | 分类号: | H01H37/72;H01H3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宪智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忆 合金 温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具体地说就是提供了一种用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温控器。
温控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为双金属片式和感温磁铁式。它们各具优缺点,双金属片式结构简单、体积小,但温度不可调,而感温磁铁式结构复杂,控温准确,但只能控温不能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温度可调,使用时安全可靠,兼具双金属片和感温磁铁两者优点的温控器——记忆合金温控器。
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所谓形状记忆效应是指合金在低温下(相变点以下)受力后产生塑性变形,一旦加热至相变点以上,它将恢复到高温形状。钛镍合金的另一个特点是——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其机理是合金在应力作用下,造成马氏体提前产生,使相变点升高。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钛镍记忆合金的上述两个特征,采用适当的结构,实现温度控制及控温可调的。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和驱动杆等部件构成,静触点设置在壳体上,动触点设置在驱动杆上,其特征在于:1、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弹簧套在驱动杆上,其两端分别受壳体和驱动杆的约束;2、用一弹簧片把驱动杆和壳体固定起来,弹簧片的作用是使驱动杆与壳体连接起来,使动、静触点处于常闭的状态,另外它还起到使驱动杆迅速回位的作用。记忆合金弹簧则是用来控制动触点的,当温度达到相变点以上时,记忆弹簧立即恢复到高温形状,推动驱动杆移动,使常闭触点断开,切断电源。待到记忆合金元件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时,记忆弹簧自行收缩,驱动杆在弹簧片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常闭触点自动闭合,重新通电,由此往复实现温控。下面结合附图详述实施例。
附图1为一种基本型温控器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2为一种可调温型温控器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3为带常开,常闭触点温控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1、静触点;2、动触点;3、弹簧卡圈;4、驱动杆;5、记忆弹簧;6、弹簧片;7、壳体压盖;8、壳体;9、固定块;10、滑块;11、偏置弹簧;12调节螺母。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基本型的温控器。其静触点1与壳体8连为一体,动触点2与驱动杆4的一端连为一体,驱动杆4与壳体8用弹簧片6固定,记忆弹簧5用钛镍合金材料制成,其两部分别受到壳体8上的弹簧卡圈3和驱动杆4上的突起的固定块9的约束。使用时,将温控器置于温控环境中,一旦环境温度超过记忆合金的相变点时,记忆弹簧5受热伸长,推动驱动杆4移动,使弹簧片6翻转,常闭触点断开,以断电源。由于断电,环境温度逐渐冷却下来,当冷却至记忆合金相变点以下时,记忆弹簧5自行收缩,弹簧片6再动翻转复位,常闭触点自动闭合,由此往复,实现温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可调温式的温控器,它的特点是,在驱动杆4上安有一由偏置弹簧11、滑块10及与偏置弹簧相连接的调节螺母12构成的调节机构,滑块10的两侧分别为记忆弹簧5和偏置弹簧11,滑块在驱动杆4上可以滑动。当用调节螺母12给偏置弹簧加力时,经过滑块10的滑动,将所施的力传递给记忆弹簧5,此时驱动杆4并不移动,而记忆弹簧5则因受到应力提前产生马氏体相变,使相变点温度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温控器动触点2的动作温度发生变化。因为记忆弹簧5所受应力是可通过螺母12在一定范围内随意可调的,温控器的控温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也是随意可调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带常开、常闭触点的温控器,其特点是,在壳体8的另一端又设置了一个静触点,从而使得温控器带有常开、常闭两个触点,功能更完善,应用更广泛。
总之,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了记忆合金的本征特性,使得操作时安全可靠,并且结构简单。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使其应用极为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5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