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袖珍荧光防伪标记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6038.3 | 申请日: | 199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贾友群;樊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南高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肖武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袖珍 荧光 防伪 标记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G07中用紫外光照明检测钱币真伪的装置,它涉及到用于鉴别荧光防伪标记的检测装置的结构,。
目前由于假冒伪劣商品的增多,名优产品的厂家都考虑采用防伪标记的手段以区别真伪善恶,一般常见的有采用全息照相的商标,在商品上埋入磁性标记,在商品上埋入金属物,及印上荧光的防伪标记等几种,而后三种都是直观不可见的。最后一种的荧光防伪标记可印在钱币或商品表面,当用紫外光照射后该标记即可发出荧光显示出来。在现有的荧光防伪标记检测装置中,均采用充入汞蒸气的紫外灯管为紫外光源来实现被测物真伪的鉴别。但现有充入汞蒸气的紫外灯管的尺寸较长,因而限制了这种检测装置的小型化,使其不利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袖珍手持式的荧光防伪标记的检测器,它采用新型光源及有别于汞灯连续照射的频闪方式,它有体积小、重量轻、且操作方便的特点。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袖珍荧光防伪标记检测器是由紫外光光源、控制电路、及机壳所组成的,其具体的特征是:它的紫外光光源采用脉冲频闪的氙灯灯管;它的控制电路是由电源、脉冲升压部分和频闪发生器组成,其脉冲升压部分包括变压器TB、BG1和R1C1构成的振荡器、整流管D和充电电容C2,其频闪发生器是由充电电容C3、可控硅管SCR、串联的分压电路R2R3R4及触发线圈TC所构成,其中R2C3构成的充电电路与脉冲升压部分的充电电容C2并联,在R2R3R4串联的分压电路中的两接点之中的上点经触发线圈的初级线圈与可控硅的阳极相连,两接点之中的下点与可控硅的触发极相连,可控硅管的阳极还经触发线圈的次级与氙灯灯管的触发极相连,其机壳为手持式塑料质的壳体,在壳体前端的灯头部分内固定安装氙灯灯管,在灯管前方装有紫外光的滤光玻璃片。
本方案中机壳灯头部分的前端套装着短锥管形遮光罩。其控制电路可采用壳内的干电池,也可采用外接的直流电源。
本检测器中的紫外光源采用了氙灯灯管,它工作时除发出白光外还有较丰富的紫外光部分,采用该种灯管可以实现微型化,为节约能源和便于观察采用连续的频闪方式。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①使用氙灯光源可以实现微型化,便于携带和现场使用;②采用连续频闪的方式便于准确观察;③它使用操作方便,接通开关马上就有频闪的紫外光,立刻能准确地显示出防伪标记而辨明真伪;④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寿命高,便于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图1是本方案袖珍荧光防伪标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方案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方案实施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塑料的机壳(1)分成三个部分,后面部分装电池E(6),中间部分装控制电路的线路板(4),前端灯头部分装氙灯灯管(2)、紫外光滤光玻璃片(3),灯头外部还套装着遮光罩(7),在壳体的侧边装有按钮式的开关K(5),在壳体的下部留有外接直流电源的插座(8)。
工作时将电源开关K接通,由BG1、C1、R7和变压器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经变压器TB升压到300V以上,送至D1整流后给C2充电。同时整流输出的直流还经R2向C3充电,随着C3的充电A点电位逐渐上升,当A点电位达到可控硅的导通电位时可控硅导通,这时C3通过触发线圈TC的初级线圈向可控硅放电,经TC升压至10000V以上,输出的高压触发氙灯导通,C2向氙灯两端放电使其闪光,闪光后C2和C3再次被充电完成前述的闪光过程,由于可控硅频闪器的作用使其周而复始,形成连续的脉冲触发,氙灯便发出频闪光。该光通过紫外光滤色片后便得到理想的紫外光,由于闪光频率较快,人们观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完整的荧光防伪标记,能准确地判断其真伪。
本实施例中可控硅管SCR采用MCR-147型,氙灯采用1013TJN型,电池用5号电池两节,其外形尺寸为110×18×30mm,重量约50g。该检测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检测直观,经试制样品试用可以检测美元、港币等多种外币及新版的人民币,还可检测用荧光油墨印制防伪标记的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密写文件、公章印鉴、产品商标等物品,该项目本由专职部门进行的检查工作,现可以推广到社会、普及到大众,对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防止假冒商品的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南高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南高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6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组合照相记时报警装置
- 下一篇:弹子游戏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