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车省力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2236868.6 | 申请日: | 199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君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车 省力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脚踏车驱动部件。
对于以自行车为代表的脚踏车,人们力图 改进驱动部件的结构,以改变曲柄转动轨迹,实现省力和增力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35731U所公开的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设计思想,可供借鉴,其技术特征是把联结中轴的曲拐设计为长度可变的结构,沿着一个偏心圆轨道转动,曲拐的具体结构为固定臂与活动臂同心套装方式,活动臂进入固定臂一端装有沿偏心轨道滑动的触头,其不足在于,曲拐伸缩方向与转动力矩的力的方向相垂直,容易出现活动臂伸缩动作卡滞,滑轨受侧力过大,极易产生变形,以致造成不能正常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方案的不足,采用“V”形杆结构,滑轨设计在“V”形杆端部,使之滑动自如,达到增力省力的目的。
以下方式较好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脚踏车的曲柄结构的改进,改变其转动轨迹,形成一种脚踏车省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曲柄是一种由固定杆和转动杆铰接的“V”形连杆机构,固定杆在铰接轴一端有一个转动杆最大张角限位突起,转动杆端部脚蹬轴靠车身的一端装一托架,托架的垂直轴固定有轴承,在车身两侧与左右曲柄之间的平面上各安装一个“T”型或槽型轨道环,轨道环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其在车前进方向为一段大直径圆弧,在其相反方向为一段小直径圆弧,其下方为一直线,各线段间圆滑过渡,无死点。
“V”型曲柄端部由滑轨给出的转动力与曲拐伸缩角形成较大的转动力距,曲柄在转动中伸缩自如,对滑轨所受侧向力不大。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身一侧省力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为图1B-B剖面图;
图4为图2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固定在中轴9的固定杆10与活动杆3经小轴11铰接,小轴11在固定杆10和固定杆压板2处各有一轴承13支承,固定杆10一端有一个限制转动杆最大张角的限位突起12,目的是避免固定杆10与活动杆3张角过大,使曲柄的伸缩产生困难, 在车身7两侧与曲柄之间各安装有一个不规则圆的T形轨道环5,经主加强垫铁1和付加强铁6以及固定夹8将轨道环5固定在车身7一侧平面内,活动杆3端部脚蹬轴14靠车身7一端装一双轴承托架15,托架15的两个垂直轴装有轴承16,两个轴承16外环紧贴轨道环5内外侧面滚动,轨道环5是一不规则圆在车的前进方向为一段大直径圆弧,其相反方向为一段小直径圆弧,其下方为一直线段,各线段间圆滑过渡。
轨道环5还可以是槽型的,图4中21是槽型轨道,18、20是环形挡圈,挡住轴承19,轴承19是双列向心球面轴承。
图1~4中的1是主加强垫铁,2是固定杆,3是活动杆,4是脚蹬,5是T型轨道环,6是付加强垫铁,7是车架,8是固定夹,9是中轴,10固定杆,11是小轴,12是限位突起,13是轴承,14是加强脚蹬轴,15是双轴承托架,16是轴承,17是钢套,18是环形挡圈,19是双列向心球面轴承,20是轴承用挡圈,21是槽形轨道。
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曲柄在人脚蹬用力段,即车前进方向的半圆内,曲柄半径最大,车的驱动力距最大,而在脚蹬非用力段,曲柄半径减小,回转自如,实现了脚踏车加力省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君,未经李树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6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