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防脱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6985.2 | 申请日: | 199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向瑜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8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防脱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保护装置,特别是防止抽油杆脱扣的抽油杆保护装置。
在使用抽油机进行采油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发生抽油杆脱扣失效的事故。中国专利CN2036570U(申请号为88213484.1)公布了一种“抽油杆旋转器”,主要由减速装置、棘轮机构及壳体组成。减速传动装置的主动件与棘轮机构的棘轮连接,减速传动装置的从动件的转轴是中心有允许抽油杆穿过的轴套构件,各传动件与壳体间呈可转动连接,由此构成的旋转器配合抽油机装置的悬绳器、光杆卡子,使得抽油杆得到一定的旋转运动,实现转角补偿。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1、旋转发生在下死点附近,此时会对悬绳器钢丝产生一扭矩,有可能使之扭结;2、作用过程发生在井口,对操作人员有不安全因素存在;3、该装置有棘轮机构和减速机构两套传动机构,结构比较复杂;4、由于悬绳器在下死点受偏心力(上项力),可能使其偏斜,轻者造成蹩光杆,重则可能折断光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钢丝绳扭结、结构更简单的抽油防脱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在抽油机驴头上的驱动架直接驱动一组棘爪棘轮机构,棘轮中心有允许光杆通过的圆孔。当抽油机接近上死点时,驱动架驱动棘轮机构作右旋运动,棘轮通过摩擦力带动光杆也作右旋运动,从而防止抽油杆脱扣,当抽油杆进行下冲程运动时,通过一个复位弹簧使棘轮机构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只有一个棘轮机构,不需要减速机构,因此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维护;2、作用过程发生在上死点,此时悬绳器钢丝绳紧贴在抽油机驴头圆弧面上,呈刚性,抽油杆柱旋转所产生的反扭矩不会使钢丝绳扭结;3、采用抽油机驴头驱动抽油杆柱旋转,驱动力量大,可完全克服抽油杆柱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矩,使抽油杆柱有效旋转,从而防止脱扣。
图1为抽油杆防脱器主体半剖视图;
图2为抽油杆防脱器驱动架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由带动抽油杆柱作右旋运动的防脱器主体及驱动该主体运动的防脱器驱动架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驱动棘爪(2)固定在一端带有圆孔的顶板(1)上,驱动棘爪(2)在壳体(10)左开口间与棘轮(5)中啮合,顶板(1)通过其圆孔套在棘轮(5)上,并可绕棘轮(5)自由旋转。棘轮(5)中间带有圆孔,可以允许光杆(7)从圆孔穿过。棘轮(5)座在轴承(3)上,棘轮(5)和轴承(3)装在两边有开口的壳体(10)内,并可在其中自由转动。在壳体(10)的另一个开口处(右边开口)固定了一个制动棘爪(11),制动棘爪(11)和棘轮(5)啮合后,可以防止棘轮(5)可能出现的逆时针旋转。在制动棘爪(11)和驱动棘爪(2)之间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9),它可以使顶板(1)和驱动棘爪(2)在偏转一定角度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光杆(7)由光杆卡子(6)卡好后座在棘轮(5)上,并穿过棘轮(5)、轴承(3),壳体(10)上的孔向下伸出,与抽油井内的抽油杆柱连接,壳体(10)座在悬绳器(4)上,并用螺钉(8)固定。顶杆(14)一端固定在支架(13)上,另一端与顶板(1)在工作时接触。支架(13)固定在抽油机驴头(12)上。当抽油机工作接近上死点时,顶杆(14)驱动顶板(1)偏转一定的角度,并通过驱动棘爪(2)和棘轮(5)带动抽油杆柱作右旋运动(顺时针旋转),从而达到防止抽油杆柱脱扣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未经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6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