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7407.4 | 申请日: | 199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铁文;王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铁文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属内燃机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尤其适用船机。
目前,内燃机上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大都是采用管片式的水冷系统。具体主要又分为“单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型式,单体式的空气冷却器一般是安装在内燃机的增压器和进气管之间,可根据需要设计合理面积的散热片,其不足之处是体积大且较重,需要牢固的支撑,不便于在现有的机器上安装使用;组合式的空气冷却器,其芯子装在内燃机的进气总管内,设计比较紧凑,但冷却效果差,因而很少被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且使用效果好的空气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导流罩,其内安装有芯子,芯子上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
上述芯子包括若干个翅片组,每个翅片组由上翅板、下翅板及H型翅片组成,相邻的两翅片组之间安装有Z型翅片。所说的进水腔和出水腔设在芯子的两端并与H型翅片连通,其下端通过法兰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从内燃机增压器出来的热空气流经Z型翅片,冷却用水流经H型翅片,空气和水的流动方向相反,且都能形成强烈的紊流,因而散热效果好,而体积仅为同散热量的管片式冷却器的1/4-1/3,也即是散热效果是管片式冷却器的3~4倍。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企业用于老产品的改进,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提高内燃机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的目的。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出气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A-A剖视放大图;
图8是图7中Z型翅片的C向局部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具有支架(11),其上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安装一导流罩(13),该导流罩(13)为两端阔、中间窄的壳体结构,导流罩(13)的两端分别通过出气法兰(2)和进气法兰(20)接有接管(15)和进气壳(1)。导流罩(13)内安装有芯子(12),该芯子(12)包括若干个翅片组,每个翅片组由上翅板(3)、下翅板(6)和H型翅片(8)组成,相邻的两翅片组之间安装有Z型翅片(7)。芯子(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H型翅片(8)连通的进水腔(10)和出水腔(21)。整个芯子(12)通过焊料在真空炉里焊接为一个整体,芯子(12)的上端设有减振导柱(16),该减振导柱(16)置于导流罩(13)上的减振导柱孔(19)内,减振导柱(16)与导流罩(13)之间装有O型密封圈,减振导柱孔(19)的外端安装有堵子(18)。进水腔(10)和出水腔(21)的下端通过法兰(5)固定在固定板(4)上并分别连有进水管(14)和出水管(9)。在进水管(14)、出水管(9)与固定板(4)连接部位之间设有防蚀圈(22)。
本实施例的外型尺寸为460×150×208mm;散热面积为2.25m2;其散热量可达90000KJ/h。
使用过程中,从内燃机增压器出来的热空气经过进气壳(1),在导流罩(13)的导引下,流经Z型翅片(7),然后经过接管(15)进入内燃机的进气总管。冷却水经过进水管(14)、进水腔(10)流经翅片组中的H型翅片(8),再经出水腔(21)、出水管(9)进入内燃机的进水总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铁文,未经孙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7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省煤罩
- 下一篇:多功能恒温奶瓶饮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