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全息影像处理仪无效
申请号: | 92237440.6 | 申请日: | 199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德顺;蒋挺标;韩训修;魏长良;高绍文;韩志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新泰市汶西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62 | 分类号: | G06F15/62;G03B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隆安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全息 影像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是集光、机、电一化体的新型病灶诊断仪器。
目前常用的病灶诊断仪器,如X光机,CT等,这类仪器虽能够对病灶进行诊断,定位,但图像显示多为人体部位的平面图像,不能产生直观的立体像。因此给疑难病灶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立体图像,又能够产生全息立体图片的新型病灶诊断仪器,以进一步提高对疑难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和提高诊断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医用X光机前部X光能够照射的范围内安装一个接收射线图像的影像增强器,将X光像变为可见象,将接收到的图像分为两通道,一通道进入和影像增强器相联接的带有光电转换器的摄像机,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入微型计算机进行立体影像处理,显示在荧光屏幕上。同时也可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图像。另一通道光信号直接进入摄影机。经取象后进入激光光路成象系统,作全息立体图象处理,处理后的片子为立体图象。
本仪器可同时给出病灶的两个立体图象,为医务人员全面分析病灶结构提供直观的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对疑难病灶判断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微型计算机成象系统和激光光路成象系统。
在微型计算机成象原理图中,当将病人置于与X光机(1-1)配套的360°的回转台(1-2)上进行旋转透视时,X光射线穿过人体,进入影像增强器(1-3),影像增强器出来的可见图象被半反半透棱镜(1-4)分成透射光像和反射光像两个光路,透射光象通过具有光电转换器的摄象机(1-5)进入带有数字图象处理软件的微型计算机(1-6),并有键盘(1-7)控制监视器(1-8)发出指令进行立体图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立体图象显示在副监视器(1-9)荧光屏幕上,同时还可在打印机(1-10)上进行图象打印。图(1-11)是不间断电源,当外部停电后微机可照常工作。摄象机(1-5),微型计算机(1-6)键盘(1-7)控制监视器(1-8)以及副监视器(1-9)打印机(1-10)不间断电源(1-11)之间的相互联接是靠各机(件)设定的通用接口联接的。反射光象通过摄影机(1-12)将病灶象完整的记录在摄影机(1-12)中的胶片上,将胶片冲洗后置入激光光路中。当激光器(1-13)光束透过光闸(1-14)进入第一反光镜(1-15)后,以90°反射进入分束镜(1-16)分束后的反射光进入第二反光镜(1-17),反射后光束进入第一扩束镜(1-18),扩束后进入拄面透镜(1-19),经过柱面透镜(1-19)压缩后的光束进入装有全息软片的暗箱内(1-20)。经过分束镜(1-16)的透射光束直接到达第三反射镜(1-21),被反射后进入第二扩束镜(1-22),扩束后进入准直物镜(1-23)并穿过胶片(1-24)将胶片(1-24)上的图象射入成象物镜(1-25)成象后并经过大口径透镜(1-26)和柱面透镜(1-27)压缩图象后进入暗箱(1-20),在暗箱(1-20)中和第一路光束进行干涉,并记录在全息胶片上经暴光后的全息胶片形成全息立体图片。
光路中的暗箱(1-20)曝光时间和光闸(1-14)开关时间以及胶片(1-24)的走幅,由光路中单板机(1-28)按设计程序控制。各镜头间距离视图象的清晰度可任意调节。
医务人员可将副监视器(1-9)荧光屏上的立体图象和全息立体照片进行比较,对病灶进行对比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新泰市汶西实业公司,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新泰市汶西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7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下一篇:药瓶开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