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变速飞轮无效
申请号: | 92237710.3 | 申请日: | 199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裘百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百占 |
主分类号: | F16H9/00 | 分类号: | F16H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龙鑫,奚幼坚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速 飞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飞轮,特别是一种无需配置换挡器的自动变速飞轮。
市售自行车采用较多的变速机构为十变速装置,其链条齿轮多层重叠,通过链条跳动换挡来变速,故齿轮组体积较大,同时链条的跳动幅度较大,因此对车架有特殊要求,变速部分的造价相对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式实现的:采用行星齿轮结构传动,利用活动环转换棘瓜换挡变速,将变速机构设置于飞轮内部,关键是在飞壳内增设了连接圈组件、活动环组件和齿轮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讲述。
图1为自动变速飞轮的局部割示图;
图2为自动变速飞轮的零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3为连接圈组件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4为活动环组件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5为齿轮组件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6为连接圈与活动环的配合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在飞壳[14]内装置有活动环组件[b]、在活动环组件[b]的内部再装 有连接圈组件[a]及内齿圈[11],齿轮组件[c]设置于内齿圈[11]内部、齿轮组件[c]由中心齿轮[23]经齿轮组件[c]上的行星齿轮[17]啮合定位,行星齿轮[17]同时与内齿圈[11]相互啮合,飞壳[14]的两侧通过左端盖[5]、右端盖[15]及并帽[16、16′]固定成形,当然与原有的飞轮结构一样,在其总成内设置滚珠[21],内衬套[20]及外轴档[22]也是必须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变速飞轮的变速过程不依赖于外加的控制开关,而完全依靠内部的转换机构,为了有效而稳定地控制变速,最好在内衬套[20]及外轴档[22]之间采用一个固定不旋转的弹性档片[19],同时该弹性档片[19]的设置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
参照图3,连接圈组件[a]由连接圈[3]及棘爪[4]和跳[4]组成。
参照图4和图6,活动环组件[b]由活动环[13]、横销[8][8′]双头棘爪[7][7′]、扭簧[9][9′]及弹性簧片[12]组成、双头棘爪[7][7′]分别经横销[8][8′]固定在活动环[13]的槽口[24][24′]上,扭簧[9][9′]分别用于控制上述两件双头棘爪[7][7′]的轻微跳动,为达到调速目的,双头棘爪[7][7′]应处于不同的平面位置。为了在飞壳[14]与活动环[13]之间增加一定的摩擦阻力,最好在飞壳[14]与活动环[13]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弹性簧片[12],经利于飞壳[14]倒转时带动活动环[13]一起倒转,从而使上述两件双头棘爪[7][7′]交替转换工作状态,实现调速目的。在活动环[13]的一侧开有数个斜槽[25],用于与弹性档片[19]配合,保证活动环[13]与飞壳[14]之间产生角度位移,所说弹性档片[19]按装在内衬套[20]与外轴档[22]之间。
参照图5,齿轮组件[c]由齿轮座[10]、齿轮轴[2]、行星齿轮[17]及铆钉[1]和固定板[18]组成,行星齿轮至少为两只,齿轮轴[2]的数量应与行星齿轮[17]的数量一致,而铆钉[1]的数量以能将固定板[18]固定在齿轮座[10]上为宜。
本自动变速飞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自行车链条正向旋转时,飞壳[14]的内斜槽推动一个双头棘爪[7]运转,即带动活动环[13]旋转。因双头棘爪[7]另一端此时已超出活动环的内园面(见图6)所以这时连接圈[3]的外斜槽必然被此双头棘爪推动而旋转,即直接驱动车轮同步转动。因变速飞轮的齿数规格选用,符合自行车原配飞轮的齿数,所以此时车速就是原有常用标准中速。若是双头棘爪[7′]的推动,因这两个棘爪在轴向位置上不同,[7′]不是对准连接圈[3]而是对准内齿圈[11]的外斜槽,而且此时另一个双头棘爪[7]已缩进内园面,对转动和变速没有干扰。则内齿圈[11]受力转动,在中心齿轮[23]固定不转的配合下,即进行行星齿轮组的变速,本实施例齿轮座[10]的转速设计成飞壳[14]转速的3/4,即传动速比为1:0.75。该传动数据,是按原标准“内三速”慢档的速比以及原飞轮较小的体积设计而成。齿轮座[10]孔内斜槽就推动棘爪[6],带动连接圈[3]即驱动车轮转动,达到了行车慢速上坡省力的效果。
上述两种传动,为正常行车时,中速或慢速的传动情况。
本自动变动飞轮的具体换档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百占,未经裘百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7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锁锁芯的编码盘元件
- 下一篇:手持喷墨头式条形码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