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切丝机刀门高度电位器无效
申请号: | 92238124.0 | 申请日: | 199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刚 |
主分类号: | H01C10/00 | 分类号: | H01C10/00;A24B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云,欧阳桥 |
地址: | 650118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切丝机刀门 高度 电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式电位器,特别是烟草加工机械中用的滚刀式切丝机刀门高度电位器。
切丝机刀门高度电位器是切丝机上的一个关键原件,它控制着切丝机的稳定生产,现国内用的该装置多从国外购进,巳有的这种电位器有以下不足:(1)调试困难。两端轴承固定到机架后,若电位器零位不合适,则必须取下来,凭着经验调整电刷的位置再装上机架,这种调整往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目的,较为费工费时,操作不便,技术要求高;(2)结构不合理,工作可靠性较低。轴套在电位器使用中,有使拉杆定向移动的作用,而在其一端部仅有一个橡胶圈,相当于一个支点,拉杆移动时常会发生摆动,影响电刷与电阻的良好接触,严重时甚至脱离,轴套内的润滑脂也无法保存久,这就造成拉杆与橡胶圈磨损,影响正常工作;(3)加工及安装困难。拉杆与滑块的连接处结构较为复杂,或采用难加工且难装卸的弹簧座与卡箍,或是在拉杆端专门制作螺纹,并用螺母连接,增加了零部件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滚刀式切丝机刀门高度电位器,其结构简单且合理,制造、安装与调试都较容易,工作可靠,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是:(1)在电位器的拉杆与杆端轴承间装上一个调节杆,它与拉杆及杆端轴承用螺纹连接,且其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2)轴套两端的内孔均车有槽,槽中各装入一橡胶圈,轴套外壁面还开有一通入其内孔的均压孔;(3)在与滑块连接的拉杆端部车有一槽,套入拉杆的垫圈作为弹簧座,槽内装入金属丝卡环。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所述改进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拉杆与杆端轴承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杆与滑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
1--拉杆 2--轴套 3--橡胶圈
4--锁紧螺钉 5--调节杆 6--锁紧螺钉
7--杆端轴承 8--均压孔 9--滑块
10--电刷 11--弹簧 12--垫圈
13--卡环 14--槽
参见图1,拉杆1与杆端轴承7间装入调节杆5,调节杆5上的螺孔与拉杆1的螺杆连接,其螺杆与杆端轴承7的螺孔连接,调节杆5的两端螺纹旋向相反。在调节杆5和杆端轴承7上还开有螺孔,锁紧螺钉4和6分别装入其中,使拉杆1和调节杆5的螺杆锁紧。
参见图2,轴套2两端的内孔上均车有槽,槽中各嵌入一橡胶圈3,在轴套2的外壁上开有一通入其内孔的均压孔8。
参见图3,拉杆1与滑块9的连接,可在拉杆1端部车一槽14,将一垫圈12装于弹簧11之后作为弹簧座,槽14内装入金属丝卡环13抵住垫圈12,就使拉杆1与滑块9连为一体。
其它的改进还有:电位器的黄-黑线及黄-红线工作行程为0~100mm,对100~150mm这段电阻短接,即去掉这段的漆包层,再钎焊上锡,以确保这段的电阻值为一常量。电刷的材料优选0.1mm厚的锡磷青铜片(QSn6.5~0.1),外管套选用Φ25.4×0.6的不锈钢管型材,电阻丝采用Φ0.08mm的镍铬电阻丝,导轴为外径3mm,内径1.5mm的不锈钢管型材(1Cr18Ni9Ti),再用Φ0.08mm的金属丝缠绕在上面。
上述改进措施可产生以下的效果:
(1)拉杆与杆端轴承间装调节杆,可以不必将电位器反复从机架取下,只需转动调节杆就可使拉杆伸长或缩短,方便地达到调整零位的要求,无需很高的调节经验。
(2)轴套中有两个橡胶圈,相当于拉杆有了两个支点,限制了拉杆的摆动,从而确保电刷与电阻丝的良好接触,且润滑脂也被封在两橡胶圈内,不易流出。轴套上的均压孔使轴套内的压力与外面的大气压相同,使拉杆移动阻力减小。
(3)拉杆与滑块的连接,仅在拉杆端部车一槽,嵌入普通的金属丝卡环即可,无需特别形状的弹簧座及卡箍,使得加工及装卸容易。
(4)电位器在其工作行程之外仍还有一定阻值,这会影响调机的稳定性,将黄-黑线及黄-红的100~150mm段短接,就可保证在这段内的阻值为一常数,解决调机稳定性的问题。
(5)经过对多种电刷的材料及尺寸在使用中的比较,0.1mm的锡磷青铜片的弹性是比较适中的,既可保证良好接触,又不会使电阻丝过早磨损;外管套选用Φ25.4×0.6的不锈钢型材,可代替昴贵的铝合金外管套;且其刚度、外观及成本皆优于铝合金外管套;电阻丝采用Φ0.08mm的镍铬电阻丝,比现有的加粗且耐磨性更好,更易于缠绕,机械强度提高,抗氧化性能更好;导轴选用不锈钢型材管,并缠上较粗的0.08mm的金属丝使导轴刚度提高,制作成品率高,与电刷的接触更为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刚,未经秦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